如何给孩子讲战争?

家人 2017年08月31日 03:29

Lonely

这么单纯明亮的眼睛,怎么可以被战争污染呢?

荧幕上日益频繁的恐怖袭击新闻、战争类电视剧,让战争二字变得格外刺眼,也让为人父母们纠结:怎样才是给孩子讲战争的正确方式?故事是最好的老师。

《二十四只眼睛》是日本作家壶井荣的代表作之一,同名电影还击败了黑泽明的《七武士》 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现在,这本书终于有中文译本啦。很多读者对壶井荣并不陌生,她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诗人,所写的《蒲公英》一文还选入了小学课本,反战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我总是希望写快乐的故事,但这次还是写了一个痛苦悲伤的故事,因为我不得不强调: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不幸。——壶井荣

本书讲述了大石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十二个学生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从第一节课点名时的熟悉,到孩子们集体从家里偷跑出来,走远路去看望崴了脚的大石老师……作者以透彻的观察力把师生情谊写得丝丝入扣,让人为之动容。

但随着战争到来,温情平静的日子一去不返,二十四只眼睛也不再清澈。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治安维持法,不懂每日报纸上出现的新消息,但他们渐渐地不想种菜、打鱼,不愿成为科学家、律师、医生,都梦想以一名军人的身份奔赴沙场。原本朴实稚嫩的孩童竟然浮现出好战喜功的军国主义意识,让人心里一紧。

在几乎全民以战争为荣的时代,大石老师却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听到学生要去从军,她说自己更喜欢当渔夫、开米铺,还悄悄叮嘱,“可别搞什么光荣牺牲,一定要活着回来”;日本战败,儿子大吉伤心难过时,她却觉得“太好了”,因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死在战场上。最终,她的和平梦想破碎,十二个孩子伤的伤,死的死,战争带给所有人一次痛彻心扉的毁灭。

谁都无权让干净的眼睛蒙尘!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对儿童文学的创作抱有偏见,认为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仅在于为儿童虚构出一个“乌托邦”。而壶井荣的《二十四只眼睛》显然有力地反击了这一偏见。战争固然残酷,人性却依旧美好。或许,美好的人性才是战争中支撑人生存下来最强大的精神武器。

理财 文章 开米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