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侨团领袖

华人时刊 2017年08月05日 01:58

600余商界精英齐聚山西 共寻晋商领袖

金利

香港金轮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钦贤先生,来港三十四年来,坚持商业兴港和报效社会,他尽心尽力发展公司业务,为繁荣香港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他不为名利投入社群工作,积极参与和领导侨界、商界等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成为香港侨社资深而活耀的社团领袖之一。为香港、为社会、为普通大众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备受各方的称赞。

(一)事业:立足香港 融入社会

王钦贤先生194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1960年回祖国上学,就读于国立华侨大学。1980年,他全家移居香港,开始在香港投入创业的旅程。来到香港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他胸怀大志、勇于拼博、艰苦努力、诚恳踏实。1981年成立了金轮贸易公司,从事五金转口贸易,迈出了在港创业的重要一步。凭着他过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循序渐进将自己的生意一步一步做强做大。他眼光独到高度预见中国货品的潜质和发展优势,于是走遍中国各省市、各工厂,率先大量把中国的多种五金机械和家庭用品引进香港市场,随即有许多批发商也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大大推动了香港与中国的五金机械和日用品的贸易往来。同时,公司一直不断开拓多元化产品,不断探索、寻找特色的新品种,从中国,从世界各地入口,以薄利多销、价廉物美、优质服务丰富市场供应。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五金产品SELLERY、KAMLY等著名品牌。目前仅在香港的公司雇员有50多名。公司为三千多家的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建筑工程公司,五金店,家庭用品店,水电工程公司等提供了接近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30年的时间过去了,王钦贤先生领导的企业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五金机械和家庭用品供货商之一。

在公司管理方面,王钦贤先生一直强调:“公司必须有中国人的和谐感情,欧美人的严格制度和日本人的拼搏精神。”王钦贤先生把规范和优化公司的管理看得很重要,在他有力的领导下,金轮集团走过卓绝不凡的历程。他以人为本,施行人性化管理,爱才惜才,视公司熟练的员工为公司的宝贵财富。公司不乏二十到三十年以上工龄的老职员,有些老员工年老多病,工作能力已渐低落,但王先生对他们不离不弃。善待员工的结果,令劳资关系相当融洽,公司上下齐心,巨大的凝聚力量推动业务的顺利发展。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他所创办的金轮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业务范围涵盖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行业涉及五金机械、家庭用品、批发业务、国际贸易以及物业投资等等。在业界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为繁荣香港经济,促进香港产品和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发展:与时俱进 投资内地

在香港事业顺利的发展下,王钦贤先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多方位及多元化发展的远见,因此他在立足香港,稳定商业贸易,发展物业投资的同时,在1994年,正当内地为抑制过热的经济,全面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就在房地产处于低潮的时候,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做了充分的调查,他认为宏观调控对投资者是一个限制,但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是一个极好机会。他看准时机,毅然投资国内房地产开发,积极拓展内地的房地产业务,先后于南京、株洲、扬州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了十几个地产项目,在城市的核心地段建立了不少标志性建筑。他的成功事实证明他的才智、远见和判断能力。他相信香港和内地的前景是美好的,他凭着独特的眼光和胆略,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功。公司投资的南京金轮、扬州金轮及株洲金轮均成为当地的知名企业,为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辉煌:成功上市 再创辉煌

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和公司的稳健发展,2013年1月16日,金轮天地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标志着金轮的发展上了新的台阶,走到新的平台,也将创出新的辉煌。在金轮上市庆功晚宴上,嘉宾云集,高朋满座。各方纷纷送上热烈的祝贺,真诚的期望。公司领导层深深体会到金轮天地前程似锦而任重道远。团队要更加努力,不辜负各界的关爱和期望。上市后近一年来,公司的领导层和员工一起,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细作,在南京、扬州、苏州、无锡、长沙、株洲等投资了许多优质的项目,为公司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历程。

(四)公益:创业行善 回馈社会

王钦贤先生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一个传统的华侨家庭。中学毕业时他决定回到祖国继续求学,并考上了国立华侨大学。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回到印度尼西亚继承家族事业,但爱国爱港的他最终选择了留在香港发展。并从此走上了尽心创业、繁荣社会与热心社团、奉献社群的精彩人生。

公司不仅投资兴办实业,而且做了许多兴教助学、扶贫济困、赈灾捐赠等慈善活动。王钦贤先生参加的各项公益活动,数十年来,捐赠了善款及赈灾款等多达一千万元。王钦贤先生还号召和带动港商、香港侨友,东南亚侨商在发展事业的同时,积极奉献爱心,为香港公益、福利和祖国的兴教、赈灾等各种慈善公益事业作出大量好事。他始终不忘:“创业行商,取之社会,慈善公益,报效社会”的信念。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回国后经历了艰苦磨练,令王先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自己过的是简单朴实的生活,却经常为帮他人解困而慷慨解囊。在他事业成功、家境丰裕的今天,仍然经常与公司员工、社团理事打成一片,彰显其平民化作风。

王钦贤先生的创业及发展,总是与香港和内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王钦贤先生欣赏国际知名人士的企业文化,他力图打造金轮集团成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公司。一方面,加大投资香港与内地,扩大公司的规模和效益,另一方面,他非常注意投资兴业要带动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就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促进经济的交流与繁荣。

三十多年来,王钦贤先生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海外东南亚地区,这是他立于商海成功的战略定位和保证,表现出他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目光远大,胸怀家国天下的豁达胸怀。

(五)社团:关心侨社 共创和谐

在香港,广大侨界人士差不多都认识王钦贤先生。王钦贤先生认为,事业的成功固然可以给人一种满足感,但如果能进一步造福社会,为香港社会多办些好事、多做些实事,这才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他擅于搭建侨界平台,凝聚爱国爱港力量,推动侨友守望相助、团结友爱。因此,他在侨界享有美誉,并获得“亲民会长”的称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由内地来了大批的新移民,而当时有资格来港的新移民大部分都是归侨身份。1980年王钦贤先生与55位热心的侨友,为新移民解就业之艰难,忧生活之疾苦,谋发展之出路,脚踏实地,四处奔波,终于在1982年成立了不分地缘、血缘、业缘的“香港侨友社”,目前已有近三千多名会员,成为香港侨界成立较早、颇具规模、非牟利性的民间群众团体。他为侨友社的发展壮大,付出不少心血和汗水。

作为香港侨界的人物,王钦贤先生团结联络一班爱国爱港的人士,为香港特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先后参与及领导有1982年成立的香港侨友社,1990年成立旅港万隆校友会,1993年成立的香港华侨华人总会和2004年成立的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三十多年来,他也分别成功协助、统筹成立老挝华侨华人香港联谊会、柬埔寨华侨华人香港联谊会、香港集美侨校校友会等十几个基层侨团组织。多年来,王钦贤先生热心香港社团工作,不仅作为社团领导勇担重任,还积极出钱出力,真诚奉献。他争取凡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并深入民众当中,关心侨友的疾苦。

王钦贤先生不眷恋社团的领导职务,他认为,群众团体的会长不宜连任太久,应该新陈代谢,让新会长承前启后,用新的风格,与时俱进,带领社团有新的发展。他注重任人唯贤,团结包括有不同意见的人一起工作,受到了广泛好评。为了解决基层社团的日常开支和扩大活动场所,他特地出资购置物业,并花巨资装修后无代价地给侨团做活动场地。七年来,实际上他在会所方面已奉献了三百多万的租金。这一举措无不彰显出他的赤子之心和拳拳之意,也体现了一个实业家对社会的承担和责任感,他用行动诠释“财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价值观。

(六)重任:搭建平台 宣传香港

王钦贤先生经常在港领导和参与组织大型的国际社团活动:

(1)2005年4月王钦贤先生领导旅港万隆校友会成功组织了有香港和世界各地侨领以及十几个亚非驻港总领事参加,以及当年参加亚非会议的老外交家、记者等一千多人参加的香港侨界隆重纪念“亚非会议”召开五十周年———“万隆精神,永放光芒”的庆祝活动。这次活动继北京、万隆官方主办之外的最大型的庆祝活动,并被美誉为“平民外交”。

(2)2005年九月,由王钦贤先生领导的侨友社联同香港缅华互助会、香港和统会、香港青年联会和大公报社成功举办了“亚太战区华侨华人隆重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海外和两岸三地加上港澳约18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个侨团代表近千人云集香港共襄盛会,取得巨大成功。

(3)2002年,王钦贤先生时任侨友社会长,在庆祝侨友社成立20周年的全球侨界论坛的活动,该活动是首个香港侨界举行的大型论坛。

(4)2008年,王钦贤先生时任集美校友会会长,举办集美校友首届全球联谊大会等。为世界侨界的联谊,为宣传香港取得了较好的影响。

(5)2012年、2013年及2014年春节期间王钦贤先生连续3年担任“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大型新春晚会的执行总统筹。其中:2012年、2013年新春晚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而2014年2月,“文化中国·四海同春 圆梦香江 再创辉煌 香港各界庆祝国庆65周年新春晚会”,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此盛事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香港侨界社团联会联合主办,得到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担任支持机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及香港160个团体机构协办。并有幸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杂技团、驻港部队军乐队及内地著名歌星倾力演出。每届新春晚会吸引香港各界市民近万人入场观赏。让香港市民感受到祖国的亲切关怀,欣赏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艺术精粹。多年来,王钦贤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积聚爱国爱港正能量,建树良多。

(7)在香港的侨界和各界的许多大小型活动中,王钦贤先生总是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带领侨界朋友为支持香港政府依法施政和香港的繁荣稳定,为加强社团的联系做了很大的努力。

目前,王钦贤先生身兼多个社会职务,包括: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兼副会长、香港侨友社永远荣誉会长兼监事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以及中国侨联顾问、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等内地20多个省市侨联、海外联谊会、海外交流协会及工商联等机构的近百个职务及荣誉职务。这些职务不仅是内地各部门对他的厚爱和信任,同时为王钦贤先生能更好地为香港和内地的发展和服务搭建更多的平台。

(七)期盼:再接再励 多做奉献

王钦贤先生从1980年以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作为资深的社团领袖,对于社团工作有着特殊的理念。他说:“做侨团的目的要不图名、不图利,更要着重于为基层侨友服务,为贫困侨友服务。参与社团工作不能抱沽名钓誉的心态,真心服务社群是我加入社团的初衷。为社团办实事、做好事才能赢得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信任和友谊。才能以平常心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挫折。”王钦贤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凡是社团成员家庭有困难和疾苦,总能见到王钦贤先生的身影。许多社团的活动他都会捐赠款项,协助各社团的活动能圆满成功!

2004年,王钦贤先生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到现在为止,他可能是香港侨界少有的一个得到特区政府嘉奖的人,这是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群众对他长期服务社团的肯定和嘉奖。当时香港侨界许多人士及社团为他得奖而感到十分高兴,贺他为“侨界之光”、“众望所归”、“亲民会长”等贺词。十年过去了,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他一如即往,十年如一日,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继续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地为侨团、为社群服务。他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越来越深入侨心,越来越得到侨界的敬重和钦佩。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王钦贤先生决心矢志不渝地领航金轮集团和服务社群,一如既往地期待着为香港持续的繁荣稳定和内地的发展做出努力,继续为侨界、小区工作献出一份绵薄之力,造福社群。

“不善空谈,真才实干”,这是侨界朋友对王钦贤先生的最深刻印象。而他所追求的“爱国心”、爱港心”、“奉献心”、“平常心”及“无愧我心”确是他人生价值观的生动写照!

(责编 凌 云)

家庭 晚会 侨界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