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不死的癌症

女友·家园 2018年01月22日 14:03

美妙+宴子

慢性乳腺炎what?

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究较为重视也进展较快,而乳腺炎性疾病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乳晕瘘管(Zuska病)、浆细胞性乳腺炎PDM(导管扩张症)、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三种常见慢性乳腺炎。

乳晕瘘管(Zuska病)不是以肿块为主,而是以炎症为主,所以不会与乳癌混淆。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肿块没有红肿之前常疑为乳癌,破溃后误为乳房结核或浆细胞性乳腺炎。而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瘤样病变,也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乳腺腺泡和腺叶就像煤矿,是能源的生产地,制造乳汁的能源;大小导管系统就好比铁路或公路,任务就是运输乳汁。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区别,打个形象的比喻,“肉芽肿”好比是煤矿的瓦斯爆炸,是难以预测的矿难,深在地下几百米,瞬间发生,难以救援,损失惨重;“浆乳”就像司空见惯的交通拥堵,是运输道路上的一次事故。

慢性乳腺炎治疗现状

如果把“如何鉴别三种常见慢性乳腺炎”作为考题,90%的医生可能都不及格!尤其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很多新医生不知道,不会治,误诊率高达80%。很多地方的医生说“我们这儿浆乳与肉芽肿不分”,病理报告明明是“肉芽肿”,出院诊断却写“浆乳”。对这两个病的认识存在严重混乱与分歧。在权威性病理学上,乳晕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分属不同章节,完全不是一个病。

尽管慢性乳腺炎不是癌症不会致命,但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因为给女人造成的痛苦不亚于乳腺癌,而误诊可能导致女人同样失去乳房。

在黄教授和杜教授的患者中,有多例曾被当结核病治疗,长期住结核病医院,更有甚者被误诊成乳腺癌,差点切掉整个乳房。很多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曾被医生建议过进行“单纯性乳房切除手术”,因为对于乳房疾病来讲,那是最直接、风险最少的治疗方法,而且被列入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但杜玉堂教授认为:“治疗浆乳、肉芽肿等乳腺疾病,是可以保留乳房的,即使切除了腺体也要保留乳头乳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以后想鼓起来很容易。为浆乳或肉芽肿牺牲整个乳房是不值得的,我不贊成做‘乳房单纯切除术。”

警惕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在三种常见慢性乳腺炎中我们为什么针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说这么多?那是因为——

几年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与乳腺癌的比例是1:25,人群中出现25个乳腺癌患者才会有一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但是,近年来它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发病原因不清楚,但是诱因很明确。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高发人群是经产妇,1~6岁婴幼儿的妈妈。这跟哺乳障碍有一定关系,比如哺乳时乳汁淤积,还有钝性外伤,小孩的无意撞击,踢一脚、顶一下,还有用力地按摩、强力吸吮等这些爱与性的“情伤”也可能诱发。

与环境、饮食、水污染密切相关。两位教授对治疗过的病人做过统计(按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而不是籍贯),病人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市,依次是宁波、深圳、上海、苏州、福州、昆明、成都等城市,还有湖南、湖北的,而黑龙江、内蒙的病人很少。这可能与环境、饮食习惯有关,沿海地区海鲜丰富;南方气候偏热,食物品种繁多;北方气候寒冷,饮食单调,污染源相对少。有患者明确指出是吃螃蟹、鳝鱼等水产后发病,推断可能与人工饲养添加激素不无关系。

据杜玉堂教授估算,在我国,15~47岁(多数在36岁以下)的女性中,平均每50人中就有一人患上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南方城市中,平均20人中就有一人患上此病,而且患者大多为机关人员、白领、高校教授等知识分子群体。她们平时大多工作压力较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亚健康状态。患病以后,其中一部分人要么因为是敏感部位讳疾忌医而耽误了治疗,要么在家吃中药保守治疗,长期忍受着病痛。

药源性诱发。有一些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药源性的,如抑郁症药物、促排卵药、紧急避孕药等。

毛晓彤 肉芽肿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