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代耕作人的情怀与梦想:小女子把屋顶变农场

妇女 2017年12月20日 06:10

代代

两年前,她是穿着高跟鞋在CBD上班的设计狂人,两年后,她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耕作人。这不是曾经风靡的偷菜游戏,而是亲手种下一株植物,看着它生根发芽,用她自己的话说:“相比较之前在格子间里被程序虐得死去活来,我更享受这样真切地和土壤打交道的每一天。”她就是80后女孩魏梁巍,目前华中地区最大的屋顶农场R-farm农场的创始人之一。

将耕种的乐趣注入城市

“创办天空农场的想法是受到父亲的启发。”魏梁巍的父亲是一名平面设计师,一直向往田园生活,早在2010年,他就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并在自家屋顶进行蔬菜种植的实验。

当时在深圳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从事设计管理工作的魏梁巍每次回家,都能看到父亲在屋顶忙得不亦乐乎,时而为西红柿苗浇浇水,时而为小白菜摘去青虫,每次她都忍不住和父亲一同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菜园之间,她突然灵机一动:“也许我可以把自己的专业和都市农场结合起来,帮助更多人亲近自然,了解农耕文化。”

她知道在国外的很多家庭,都可以充分享受在院子里耕作的乐趣,于是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资讯。一次很偶然的契机,她看到一篇关于都市农场的报道,当即便决定和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陈园和侯涛见面聊一聊。

“都市白领朝九晚五,他们希望生活能有更高层次的体验,有更多种休闲方式可以选择。”通过聊天魏梁巍才知道,原来大家对国外屋顶农场的创意一拍即合,但考虑到国内屋顶农场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难免又心生怯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讨,三人还是决定要在高楼林宇间开拓出一座绿色家园,当即注册创立武汉市境土天空农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可在屋顶上做农场跟开农家乐不一样,武汉这么多高楼,这么多屋顶,真正有条件成为农场根据地的却不多。他们走遍了武汉市大大小小的商场楼顶,最终才选定珞珈创意城楼顶。大到项目设计、场地选址、设备购买与搬运,小到刨土、播种、松土、浇水,大家都亲自上阵,一些超长的木材进不了货梯,大家就一根一根地扛上12楼。

在正式运营前,R-farm团队先着手在南湖花木城开辟了一块100平方米的實验基地。由于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育苗场地的排水问题,一场暴雨把幼苗一夜之间全部淹死,看着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三人不禁黯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给种植的蔬菜瓜果采用的容器底部外延设计了通道,确保菜盆里能收集适量雨水,也能排除多余的积水,这也成了农场的核心技术。此外,他们决定采用有机质土壤栽培,技术专家还选育出了能够快速生长的种子,采用点播式的精细化播种方式,一般一个多月就能成熟。

魏梁巍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事业时,告诉大家自己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回归自然,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耕文明,将农耕文化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并将耕种的乐趣注入喧闹的城市中。

竭尽全力,只为建一座天空之城

经过近8个月的艰难筹备,最终天空农场在2015年10月1日正式开业。R-farm团队按照功能将农场划分为三个区域:采摘区、认养区和休闲娱乐区。在认养区,顾客以一定的价格认养种植盆、种植箱,闲暇时为农作物浇水施肥,忙碌时交由农场工作人员代为打理。

经常有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一把零钱过来认养植物,也有许多妈妈反馈,小朋友在家里不怎么吃蔬菜,但到了农场通过自己采摘现场加工,对蔬菜更加喜爱。这些细小的成就感都让魏梁巍和伙伴们每天充满了热情和动力。

这之后,公司的盈利模式开始了漫长的调整期。创业初期的经营重心是蔬菜采摘和认养,虽然这些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R-farm团队却不得不转变思路,“一方面,无公害蔬菜的采摘价格高于普通蔬菜,很多市民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因为工作忙或者离得远,顾客们很少来收菜,大部分蔬菜最后烂在了地里,非常可惜”。

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最终农场把“定制生产”作为主要的盈利方式,按照一些餐厅的需求定时定量地供应有机蔬菜,“我们和楼下的一家火锅店开展了长期合作。”除了经营农场,公司还承接规划设计施工和产品研发,以“R-farm天空农场”为范本与更多机构合作,为闲置的屋顶开发更多空中农场。

汉阳七里小学天空农场、武汉郁金香公园庭院农场、武汉1919天空农场……经R-farm团队设计和建设的都市农场已有十几处,分布在武汉,襄阳和佛山等地,总面积达到350亩。此外,组织3到12岁的小朋友开展植物科普类的亲子活动,也成为天空农场目前的主要项目。仅2016年,农场就承办了70多场活动。

看着植物生根发芽的过程,不亚于一个母亲看着自己宝宝慢慢长大的心情。正如魏梁巍所说:“农场对于整个团队而言,就像是自己精心养育的孩子,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金钱,更多的是情感。”

小小屋顶亦可让人诗意地栖居

伴随着天空农场的名气越来越大,短时间里造成的轰动效应让更多人知道了他们。农场自身承载力是有限的。1200平方米的地方,要在确保大家都很舒适的状态下,一次接待30多个家庭比较适合,人数超得太多,再加上阡陌纵横的环境,大家都会觉得挤,这样的体验度是不高的,也不是他们想要的状态。

“服务行业是体验导向性非常明显的行业。一次体验不好,下次客户可能就不来了。”这也是他们不断丰富农场活动的原因,就要让一家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可玩乐的点。比如说,小孩在画室里涂鸦,妈妈去摘点菜,爸爸在咖啡馆里喝喝咖啡,这样各得其乐的田园生活才是他们要打造的。

这里不收取任何门票即可参观,不同的大小“菜地”价格也不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认领土地的大小。认养一块“地”就能享受种子提供、蔬菜认养、收获的绿色蔬菜所有权、农场主身份证。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块“地”,带回家自己打理,想种什么你说了算。客人可以带走的菜盆,打理起来也很方便,菜盆都是专业定制的,连浇水都有提示,遇到问题都可以咨询农场工作人员。这里的土壤都是前期培育好的有机土,培植养护中也不需要再添加任何肥料。

这里有30种不同品种的蔬菜,从叶菜类到根茎类,日常在餐桌上能看到的蔬菜,这里都有。随着名气的剧增,许多游客慕名而至,有的过来认养菜地,有的挎着菜篮来收菜。在农场里经常可以看到家中的老人带着小孩、小情侣聚集在这里,其乐融融地度过一整天的光阴。

遥想在某个闲暇的午后,一本书,一杯茶,看着孩子们在田间嬉闹。累了,从园子边走过,摘些蔬菜回家洗洗就能下锅。魏梁巍憧憬着,“希望有一天,在都市中生活的孩子也可以经常吃到无公害蔬菜,让人们能在这小小的屋顶之上诗意地栖居。”

编辑/刘洋

生活 回家 家庭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