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之父蔡洁生
一、蔡英文的父亲是不是汉奸?之前台湾有媒体称蔡英文的父亲蔡洁生...
赖晨
随着蔡英文当选为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全世界把目光投向这位低调、神秘的女政客。殊不知,她的成长发展,受到父亲蔡洁生太多的影响。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了解蔡洁生,有助于从侧面了解蔡英文。那么,蔡洁生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伪满起家
200多年前,一个蔡姓客家男人从中国漳州来到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在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代代相传。1918年,蔡洁生出生在屏东县枋山乡枫港村,少年的他长相英挺,南人北相,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初中毕业后,他被日本校长选送去技校学习飞机修理技术,学成之后,经日本人介绍,他去了伪满洲国的大连修飞机,因而躲过台湾总督府征调台湾青年至南洋作战的命运。
从1932年到1945年,约有5000多位台湾人曾经在天寒地冻的伪满洲国工作、经商、生活。这些台湾人,有的从政,如伪满洲国的“外交总长”谢介石;从医的最多,达1000多人,如黄子正成为溥仪的御医;有的经商,如陈重光把台湾茶叶卖到物资紧缺的东北,大发利市;有的从事文化活动,如著名客家作家钟理和在东北,白天开出租车,晚上写作。
之所以这么多台湾人去东北,主要是伪满洲国的工作待遇比较好,收入是台湾的三倍,还有就学、就业机会多的有利条件。当年的台湾,只有一所台北帝国大学,但东北有日本人设的水平很高的南满医学堂、满洲医科大学、旅顺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日本殖民时期,台湾人在本岛只能算次等人,而在满洲,台湾人和日本人待遇差不多,不像在台湾的日本人那样歧视台湾人,比如在台的日本人是不会和台湾人通婚的,但在满洲却有。
二战快结束的时候,蔡洁生去日本本土工作了一段时间,至于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无人知晓。日本人投降后,他回到台湾发展,并低调而频繁地接触台湾高层及驻台美军将领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为了生意吗?不得而知!但总的来说,蔡洁生作为一个商人,却拥有着良好的特工风格———神秘、低调、内敛、藏头遮尾。
回乡修车
1945年9月,二次大战结束后,蔡洁生回台。蔡英文回忆,父亲是以做汽车修理业开始的,常常要赶夜班,因为客户的车子要急着用。“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我每次要睡觉了,外面的那个敲打的声音,铿铿锵锵的声音。”她说。
蔡英文说,她母亲张金凤也非常辛苦,不但要照顾小孩,还要煮饭给工人吃,“她后来跟我们说,她那时候会流眼泪,她都没有办法辨认眼泪是被烟薰的,还是因为心里焦急,有这么多人等着吃饭但她生不起火。”
台北发迹
1968年,蔡洁生北上台北市发展,他不爱讲话,却极有生意头脑。他发现驻台美军的巿场很大,于是聘请英语教员教其公司员工英文,投入了高级轿车维修的工作,专做美军与外籍顾问的生意。他在台北市中山北路搭铁皮屋开设汽车商行,为美军和高官富贾修理进口车、卖二手车,蔡英文小时候就与家人住在修车厂旁的日式平房里。汽车维修厂的生意颇佳,蔡逐渐累积了资金。
渡过辛苦的创业期后,蔡洁生利用修车而获得的人脉、信息,开始经营旅社、投资地产。88岁的枋山乡前乡长洪清隆回忆说,他自己第一次听到“畸零地”这个词,就是蔡洁生教的。当时他笑蔡洁生“买一条小水沟做什么”,蔡告诉他,等旁边的土地开发时,这块畸零地就能以很贵的价格卖掉。
1969年,蔡洁生与庄荣德等人合资成立正中公司,进行房地产投资,于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和新生北路一带购置不少土地。因为台北房价10年间至少涨了7倍,蔡洁生很快就成为富豪。1998年,他又成立了东道有限公司等企业。蔡家主要的经营业务除了房地产,还包括投资观光旅馆之相关经营项目与休闲活动、练习场、运动器材等行业及汽车零件配备、加油站业务等。蔡洁生曾担任台北乐马饭店董事长和台北屏东同乡会主席。
妻妾成群
蔡洁生富裕多金、高大英挺,颇得女子青睐。他除了结发妻子,后来陆续又有了三个女人,其中一人住高雄,两人住台北,包括最后交往的蔡英文母亲张金凤。
蔡洁生和四位妻妾生了11个子女:正室生有五个子女,三室、四室共生了两个子女,最小的侧室张金凤生有四个儿女,包括蔡英文。
蔡英文本名蔡瀛文,因为难写,父亲给她改名为蔡英文。作为幺女的蔡英文,从小最得父母宠爱,不仅衣食无缺,家里还曾请日文和钢琴家教来家中一对一教学。小学时,她在学校把衣服弄脏了,中午回到家就有干净的制服可以换;大学时,班上只有她和另外一个男生有车可以开。小时候她家住的是中山北路、现在晶华酒店前喷水池一带面积逾百坪的透天厝;后来土地被政府征收后,她们举家搬迁到阳明山上的别墅,比起同年龄的一般小孩,蔡家的宅院算是当时的豪宅。
蔡英文曾私下跟朋友说父亲很厉害,对每个妻妾都很公平,因此4个家庭相安无事。蔡英文说:“这是比较稳定的夫妻关系,我很佩服我爸,家里没什么冲突,管理得很好,我爸是个公平的人。”生活在这样特殊的家庭里,她即使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也知道从小要谨言慎行。
蔡英文的性格其实主要受到母亲的影响。她曾在个人传记里提到,相对于父亲的严谨寡言,母亲是个“个性鲜明、感情浓烈、爱热闹的女子”。蔡英文交到许多朋友,包括传统民进党人少见的商界人脉,也是继承了母亲的这一特点。请人到家里吃饭,是蔡英文与许多商界和政学界人士交往的方式。身为富商的女儿,她的企业人脉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比外界想象的丰富。
幺女人生
蔡英文高考前夕,蔡洁生带着歉意与她商量,因蔡家做生意,需要有人学法律,拜托她考法律系。蔡英文原本对历史、考古有兴趣,但考虑父亲的请托,最后果然以第一志愿考上台湾大学法律系。
蔡英文念国中(初中)时,成绩并不出色,父亲曾一度要她改读五专。进入中山女高后,全班58人,她考51名,一直到了高三下学期,她才突然后来居上,考进了台大,但大学联考英文仍只考了40分。大学时期,因看不懂生硬、抽象的法律文字,学习十分痛苦,成绩不理想,曾让她感到自卑。
在台大法律系的法学课程中,她对英、美、法兴趣特别高,成绩不错,借由课堂上研究案例,找到适用法律的训练,让她真正掌握到法律与生活间的关系,看案例的速度奇快。
蔡英文在台湾大学法律系读书时,做事一板一眼、乖巧用功,外形清纯的她成了班上许多男孩心仪的对象。有好几位男生追过她。求学期间的有一年暑假,爱开车到处玩的蔡英文,开着父亲送给他的本田车,载着邱晃泉、陈家骏两位男同学南下沿路玩到垦丁,途经乌山头水库时,那两位男同学还被一个开车的路人笑说,“男人还让一个小女孩载”。这件事让蔡英文很愉快,也记忆深刻。
1978年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蔡英文则远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在那里,她遇见了人生中真正的白马王子,那位男士仪表堂堂、十分优秀,两人情投意合,关系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然而好景不长,那位男士登山时遭遇意外而丧生,良好姻缘以悲剧收场,成为蔡英文心中永远的痛。
1980年,蔡英文离开美国这个伤心之地,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攻读博士,在那里她遇见了第二个男友。两人关系不错,甚至一度同居,但两人的恋情却遭到了蔡洁生的反对,主要是两人门不当户不对,恋情遭家人反对后蔡英文很伤心。后来男方已成家立业,蔡英文便不再提及此事了,只说:“人家已经儿女成群,还有什么好说的?”
蔡英文在英国拿到博士学位后,四处去旅行,还想到新加坡大学去教书。不知过了多久,父亲终于在世界某个角落找到她,打电话要她回台任教,在政大教研究所硕博士课程。蔡英文也因缘际会,协助台湾“国贸局”参与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从此踏上了从政之路。
亲日家庭
蔡家属于日本殖民时期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对日本的历史记忆、观感以及对日本殖民统治的认识,与因怀有国仇家恨而抗日的中国人的感受是迥异。也许是认识到这一点,为淡化其家庭与日本的渊源,避免家庭背景被媒体更多地挖掘和炒作,导出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引发外界的负面观感,富裕的蔡家向来非常低调,这也使蔡英文学会了低调行事。
蔡英文父辈与日本的关系,岛内民众知之甚少。所以,蔡英文以“总统候选人”身份在2011年8月1日台“原住民日”这天,赴清流部落赛德克族拜票时,她一定没想到,接待她并与其交谈的正是参与并见证1930年爆发的抗日的“雾社事件”的后代,蔡英文对该族先辈仇恨日人压迫而反抗的事情,面无表情,无一字回应。
蔡氏一家像李登辉家族一样,受日本皇民化思想影响极深。蔡家所交往的都是日本“昭和世代”的大佬,从辜宽敏到黄昭堂、许世楷、罗福全等,都是日据时期的台湾望族,也都是习惯于皇民思维的人,对日本有深厚感情。从蔡英文父亲蔡洁生到李登辉一家,到“昭和世代”的大佬们,都是一脉相承的亲日派。
蔡英文小名取的是日本名“吉米牙”(意思是“小不点”),饮食上,在学生时代,她中午常吃的是母亲做的日式饭团,成年后经常到日本休假,认同日本亲台势力的“台湾地位未定论”等等,蔡英文在情感上乃至政治立场上亲日是勿庸置疑的。
2006年蔡洁生去世后,他的子女给他修建了一座相当豪华的坟墓。这座位于新店青潭花园墓园的墓地,远超过台湾《殡葬管理条例》土葬墓基面积大小不得超过8平方米的规定,将依法受罚。有官员私下透露,蔡英文恐吃上2500万元罚单。
(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