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沈安娜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里,先民们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这一个个纹饰、图案、符号,可以看到中國人的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宗教情怀和民族性格。吉祥符号、吉祥图案在中国几乎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吉祥符号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国人的心灵慰藉。
一进入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在铺天盖地的剪纸作品中,吉祥和祝福的图案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插枝牡丹意味着“平安富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二十五,糊窗户”,这是春节民俗中贴窗花的日子。中国人一向认为窗花是喜庆、吉祥之物,能给来年带来好兆头。其实除了窗花,还有年画、春联、福字等,吉祥符号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让人感到欢欢喜喜。
灵异吉祥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恒定认同的吉祥物。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凤指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在中华图腾中龙凤并尊,而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动物吉祥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应有尽有。如禽鸟类中的仙鹤、喜鹊、鸳鸯、鸽子等,兽类中的鹿、狮、虎、马、象、猫等,鱼类中的鲤鱼、鲇鱼、比目鱼等,虫类中的蝴蝶、蜘蛛等,都是吉祥动物。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植物吉祥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它们表示吉祥意义多以组合图案构成。如岁寒三友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天地长春则多数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意。杞菊延年的吉祥图,画的是菊花和枸杞。槐象征长寿,红豆象征思念,栗象征立子,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等等。
生肖吉祥 十二生肖都是动物,但在中国民俗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别的吉祥意义。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时节吉祥 中国的时节很多,时节吉祥,蔚为大观。以春节为例,这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与春节有关的吉祥行为、语言、文字等不胜枚举。
众所周知,“中国结”是近些年非常时兴之物,很多人把它作为礼物赠送。其实从绳结的角度看,类似的东西早就存在。例如女孩儿头发上系的蝴蝶结,中式服装用的盘扣,都是结的一种。结与吉祥有何关联?用绳子就必定要打结,在文字出现之前,古人要记录某些值得纪念的事情就以“结绳记事”,并且是“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后来,古人喜用锦带绾成连环回文式的结子,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取了个美妙的名字叫“同心结”。
在中国,狮子与钱无关,却与威严、权责有关。这很有趣,掌管金钱、金融的机构如果门前摆放的是财神爷,似乎更合适,而安放狮子,其意味就大不相同了。在中国古代,太师、少师分别是辅佐皇帝、太子的大官,官位显赫,官高禄厚。因为“狮”与“师”谐音,狮子也就与官爵相联系。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常有画了一大一小两只红狮子的帽筒。帽筒是以前用来放官帽的,“大”与“太”、“小”与“少”音相近,大小两只狮子又叫“太狮少狮”,也就是“太师少师”,这种帽筒也就成为象征富贵和权势的吉祥物。
麒麟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动物。它有鹿身、牛尾、马蹄、鱼鳞,而鹿、牛、马、鱼皆为中国人的崇拜物或吉祥物。有人说,把自己珍爱的动物的优点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出来的动物身上,说明了中国人“集美”的思想和强烈的愿望。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性情温和,它武而不危害百姓,勇而不践踏生灵,猛而不折损树草。为了表现麒麟的仁性,麒麟还与圣人孔子关联到一起。在民间传说中,孔子降生时有麒麟降临曲阜阙里人家,并吐玉书,即告众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素王”。还传说孔子生活的年代礼坏乐崩,有人看见麒麟在荒郊野外为人残害,孔子慨叹麒麟“出非其时”,所撰写的《春秋》也就此绝笔,因而《春秋》又有“麟经”“麟史”之称。
春节期间,许多家庭都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的时候“福”会倒着贴,寓意“福到了”。此外,人们还可以悬挂“福神”的图像年画,“福神”通常与“禄神”“寿神”一起出现在年画中,并称“福禄寿”三星。民间还有一些动植物也常被用来表现“福”,如“蝙蝠”“佛手瓜”(谐音福)等。民间美术中常出现蝙蝠,如“平生五福”年画画的就是五只蝙蝠从瓶子当中飞出来的画面,“瓶”谐音“平”,有平安的含义。何为五福?《尚书·洪范》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民众在一年伊始求福的愿望被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年画不仅仅是用来看的,还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过春节时必不可少之物:院门有门神,家门有财神,堂屋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上有灶王爷的画,甚至牛棚马厩都不能落下。年画如此铺天盖地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认为年画是喜庆、吉祥之物,能给新的一年带来好兆头。此外,还有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红衣裙、红窗花、红福字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闹闹。
其实细想一下,吉祥文化岂止只在过年时。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且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大概没有其它国家可比。
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丰富庞杂。但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的:“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中国吉祥文化同样地也大致可分为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所谓物体吉祥,主要体现为我国历史众多的传统吉祥物。所谓行为吉祥,则主要表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祈吉习俗及行为。两者都是以有形的器物或可见的行为表达无形的吉祥观念。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浩如烟海,在大千世界人类涉足的领域,它都以存在的逻辑和合理性散居和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军事、科技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以不同种族的民俗形式和理念传承发展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汇聚,又是民族文化精髓的另一种显现形式。其作为民族的特殊精神,以千古永恒的虔诚祝福凝聚着民族的团结,并以积极的力量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稳步、健康发展。(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