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话家风 徐徐暖人心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08月07日 19:53

荧屏话家风 徐徐暖人心-...,来自习近平的暖心话

新年伊始,正值隆冬,但一股沁人心脾的暖意已从荧屏中涌出——央视全新制作的季播节目《谢谢了,我的家》,就像一道冬日里的暖阳、寒风中的暖流,击中了不少观众的心。

在这档定位为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的节目里,无论是鲁迅、朱德等中国历史如雷贯耳的名人的后代,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故宫宫廷钟表修复匠、高原边防军人,他们先后走上同一个舞台,回归同样一个身份,做同样一件事情。这个身份就是家庭人,这件事情就是回忆家风传承。

虽然《谢谢了,我的家》不唱不跳,不吵不闹,连煽情都极为克制,看起来是如此之“素”,但自播出以来,这档以家风传承为主题的节目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收视,获得了上佳的口碑。节目播出两期以后,反响热烈,观众既看到了“大家”有活泼、生动的时刻,也看到了“小家”中质朴、深厚的情感。而这种成功,也绝非偶然,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节目选准了家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切口,找到了温暖人心这个关键。

家,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在每一个人的成长中也有不可替代作用,家庭的印记每个人都会携带一生。因此,家这个话题总是能带给人温暖的,也总是能引起人们共鸣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谢谢了,我的家》之前,以家为主题、以温暖为基调的电视节目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尽管节目形式和立意多有不同,但传递的情感内核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在寻人求助栏目《等着我》中,荧幕主角是寻找家人的求助者,找到家人之后感情的宣泄也成为节目中最为动人的场景。在读信节目《见字如面》中,书信类型最为集中的是家信,最感人内容也大多出自于某封家书。在一系列亲子真人秀、综艺节目中,始终最抓人的地方也是节目对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到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的聚焦和探讨。

但即便是在這些同样是家庭主题的节目中,《谢谢了,我的家》也有着其独到之处。单从节目名称来看,《谢谢了,我的家》把目光聚焦在“家”这个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把情感的基点放在“谢谢”这个感恩的姿态。对于一些中国传统的家庭来说,“家不言谢”,这样的定位不仅能够引起大多数人对于自己原生家庭的反观,更重要的是它会变成家庭成员之间亲情释放和表白的“催化剂”。当观众对于家的回忆和节目中关于家的叙述形成共鸣之时,节目中所饱含的感情力量就会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了。

访谈原本是电视节目特别是综艺节目的基本形式之一。但在近年来的实景综艺热潮中,这一形式逐渐有些边缘化了,因为它不够热闹,乍一看上去也不那么“抓人”。但事实上,访谈是荧屏上讲故事的最佳形式之一。

于是,当我们看到主持人敬一丹一改《焦点访谈》和《感动中国》里的新闻主持人形象,身着一袭白衣,静静等待嘉宾依次走近、促膝长谈时,既感到久违的亲切,也在一个个或平凡或生动的故事中收获许多感动。寓意“时光隧道”的珠帘,似家中客厅布置的访谈区,闪着“万家灯火”的背景墙,收纳家庭寄语的“时光瓶”,当一位位嘉宾走进这样的场景,娓娓道来一个个家风故事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不断完成着一次次感悟之旅,一场场温情感受。作为电视节目,讲好故事一直都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当一个个家风故事由当事人带着感情讲述出来时,其感染力、沉浸度是其他节目形式不可比拟的。在这一点上,《谢谢了,我的家》的朴素回归所带来的温暖无疑更具穿透力,也为更多类似的节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文章 节目 家庭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