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华人时刊 2017年12月26日 17:52

纪录片《寻找手艺》近期意外在网络上走红-纪录片 寻找手艺 意外走红...

杜浩

一部由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手艺》,在网上走红。三位主创,历时三年,辗转23个省份,以“行走式记录”的方式,拜访了199位手艺人,记录下了144项传统手艺。有陶器、铜像、青瓷等工艺品,有宣纸、蓝印花布、绣花毡等日常用品,还有巴拉曼、羊皮筏子、油纸伞等已经鲜有人做的手艺……可谓是样样精彩,件件绝活,截至10月27日,《寻找手艺》在B站(Bilibili网站)的播放量接近52万,弹幕数量接近4万条,其他平台播放量近100万,豆瓣评分也高达8.7分。中国新闻网关注并报道了“一部另类纪录片走红的背后:传统手艺靠什么吸引青年”的新闻。

在《寻找手艺》中,记录了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人、今年22岁的郎佳子彧,他的爷爷郎绍安是郎家面塑的创始人,曾经拜“面人王”赵阔明为师,冰心早年间还曾发表文章称赞“面人郎”的手艺。

面塑是集美术、雕塑、服饰、化妆及造型艺术为一体的手艺。早年间,郎佳子彧的爷爷郎绍安走街串巷捏面人,将米面混合普通面粉的面团经过他的揪、挑、压、搓、滚、碾、剁、拨,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中的主角,还有卖糖葫芦、卖面茶、打糖锣等北京市井“五行八作”中的人物。面塑技艺门派“面人郎”就创自郎佳子彧的爷爷。

郎佳子彧从三岁起,开始跟父亲学习捏面人,六岁就可以独立制作面人,八九岁开始捏娃娃,十六岁时被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破格吸收为准会员,十八岁转为会员。郎佳子彧在面塑的陪伴中度过了20年。

现在,为了更接地气,吸引更多年轻人,郎佳子彧在创作面塑时,融合了小黄人、篮球、王者荣耀等当代流行元素,“让面塑去接触现代美学体系中的艺术形象”,让传统手艺焕发新形象,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艺……

关于“手艺”文化,去年还有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因为展示了故宫文物的修复过程以及文物修复师安静的匠心世界而走红。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王津师傅负责修复损坏的钟表,并恢复钟表的演艺功能。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他戴着放大镜、手持工具,专心修复一座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试图让钟顶上铜制的小鸡翅膀能随音乐动起来。这是清代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座钟表,它有报时功能,更具观赏价值———钟表的顶上有个“农场”,农户、家禽、模拟流水全都可以生动地展现……

王津曾参与修复铜镀金雄鸡动物座楼阁式钟,他们几个修复师傅耗时八九个月,才将钟座上的凉亭、雄鸡、盘蛇、栖鸟修复如初。王师傅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断”。王师傅被赞为“故宫男神”“真正的大国工匠”。

10月26日,光明网刊登“石碑拼接起来的生活”的文化报道,记录进入文物修复师工作领域的有为年轻人。他们有的参与“南海一号”(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古代文物修复工作,朝九晚五的作息,手头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的工艺:补缺、打磨、再补缺,再打磨;有的在丛林深处艰苦的条件下修复不可移动文物;有的跟随和传统的泥瓦匠、木匠老师傅学习手艺……他们怀着对文物的敬畏,“文物修复是一门手艺,也是一门科学,青年修复师既是匠人,也是科研工作者。”

“手艺”“手艺”文化为什么能够吸引人?为什么它们能够传承不衰?

我们的传统,是代代传下来的,因而具有了自己的价值。农耕文明,是一种历史创造的文化,在工业化时代,仍具有其价值。就像我们手工做的活儿,当都改成机械制作时,你可能认为机器做的活儿更规整。可真正到了如今工业文明时代,你会发现,手工做的活儿才更有味道,因为它是人去做的,它有人的智慧存在,它有生命的气息在里面……

“手艺”“手艺”文化就是这样。有历史、有人文、有人的精神、有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有生活的积淀。“做精做细”,体现的是真正的文化。“手艺”也是这样,它是逐渐积累、代代承传、慢慢发展而形成的。它体现的是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和注重细节,它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倡导慢工出细活的文化品质。

时代呼喚“工匠精神”。看到这些民间“手艺”记录影像,我们感到了手工艺人,还有他们的手艺、他们的产品,连同他们的环境,给人一种无形的温暖。

(责编 邱淑群)endprint

生活 手艺 王者荣耀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