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学子莘莘园中酿,实践硕果满枝头
2013年新乡学院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简报 第五期
实践是一杆秤,把真理与谬误检验;实践是一座桥,让理想与现实相通。新乡学院自2007年升本以来,深入贯彻党中央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始终重视社会实践的项目化、专业化、阵地化和社会化建设。由全面起步、务求实效到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年年都上新台阶,年年都有新发展,逐步开辟了一条具有新乡学院特色的实践之路。
自2008年起,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推进“校地合作”,目前已建立60多个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2012年9月25日,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应邀来校开展一系列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次成功回访,推动了学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进行。与此同时,学校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以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实践为导向,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和途径,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专业特色实践。为了鼓励创新,学校专门出台了《新乡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等比赛。三年来,共奖励各种成果近300项,其中,仅数学建模就获得国家级奖励10余次,新闻传播系的王令森同学制作的纪录片《盆窑工》在2012年国际大学生微电影节上摘得纪实类最高奖。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以专业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以成果为表现形式的创新风尚,有效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在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学校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以积极实践中国梦、中原梦为目标,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为标准,以“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策划了围绕我的“中国梦”的基层宣讲、寻访梦想、科技支农、志愿服务等14个专题。建立了277支校级实践团队,近600支院系级实践团队,除集中实践外,还大力引导广大同学返乡实践,共有1万余名学生积极投身暑期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学校各级团组织努力挖掘实践育人内涵,优化实践组织形式,完善育人长效机制,在团队安全教育、实践过程指导、实践成果深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多年来,新乡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将其融入到学校实践育人战略的总体格局中去。从最初的十几支实践团队到今天的近千支实践团队,从刚开始的几十名实践队员到今天的1万多名实践学子,从早期的实践经费短缺到今天学校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学生实践效果平平到今天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新乡学院在社会实践的果园中不断开花结果,如今已花满枝头,硕果累累。(作者: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