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营活动圆满落幕

华人时刊 2017年08月30日 05:15

...2017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南京营在行知基地圆满...

孙波++陈啸++梁悦

7月26日,由国务院侨办主办,江苏省侨办、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市侨办联合承办的“2017海外华裔和香港台湾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营”活动圆满落幕。自7月17日开始,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名华裔师生不远万里,踏上神州故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寻根问祖之旅。首先在南京集结,其后又相继参与各分营活动,短短数日,营员们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洗礼。

有缘千里来相会

7月17日下午,“2017海外华裔和香港台湾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营”开营仪式在江苏大剧院隆重举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许津荣、省政府副秘书长方伟、省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委员刘方、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省侨办主任王华等相關领导出席江苏开营仪式并致辞。

许津荣在致辞中说,这次夏令营以“学习中华文化·相约美丽江苏”为主题,十分有意义。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浓厚的故乡故土观念,认祖归宗是中华儿女重要的文化品格。你们不远万里来寻根,说明大家对祖(籍)国有着强烈的亲近感,都认识到自己血管中涌动的是中华血脉,都愿意传承和发扬历经数千年形成的中华文化。希望你们能够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亲身领略江苏文化的丰厚底蕴,感受江苏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亲朋好友,把江苏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转达给亲人。希望你们通过这次江苏之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开幕式由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主持,他表示,此次参营团组共有22个,人数近千人,创下了我省历年来夏令营规模之最,也是今年全国人数最多的地方集结营。在为期4天的集结活动之后,营员们分赴南京、常州、南通、宿迁、淮安、无锡、镇江、泰州、苏州、扬州、盐城等11个地市深入探寻各地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

开幕式上,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的女孩吴鸿茜代表营员表达了心声。她说,在接下来的十天日子里,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将我在夏令营看到的、学到的告诉我的美国同学和朋友们。德国法兰克福蒲公英实验学校教师、海外领队代表张丹表示,地理与时空不能阻隔血脉与文化,海内外华侨华人同根同源,都是龙的传人。我们虽然旅居海外,却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中国的强大让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拥有了更加坚强的脊梁,为我们在驻在国赢得了更加强大的民族自信。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之后,营员们开始饶有兴趣地欣赏了由省文化厅推荐并组织的、由省杂技团带来的诗词歌赋杂技剧《小桥 流水 人家》。舞台上,精湛的杂技表演扣人心弦,优雅的音乐让人身心愉悦,再配以诗词歌赋的朗诵,仿佛让人走进了古色古香的明清江南水乡。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的高水平杂技表演让观众们大饱眼福、叹为观止,进一步激发了营员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

本次活动是国侨办海外华文教育的重点品牌活动之一,是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亲近感、提升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与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江苏省侨办充分利用平台优势,结合自身特点,紧扣活动主题,累计邀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华裔青少年来江苏各地学习交流。

追思怀远话金陵

六朝古都,十里秦淮,江南自古繁华。对于很多未曾到过中国的华裔青少年来说,南京是令人心驰神往的。7月18日,“中国寻根之旅”江苏营南京分营的近200名营员开启了美妙而意义非凡的旅程。

首站集结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缅怀逝者,默哀祈祷。江苏省侨办副主任杜伟一同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强调,举行公祭活动既是对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侵略者的警示,更是告诫人们不能忘却历史和苦难,海外华裔青少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生力军,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汲取精神营养,成为珍爱和平的传播者,促进驻在国与中国人民间的友谊。台湾青年蔡淯名对此次参观感触颇多,因为她看到了比书本更加沉重的历史,她说,“炎黄子孙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其他营员也纷纷表示,希望世界远离战争,中国越来越富强。

紧接着,营员们前往中山陵拜谒国父孙中山。拾阶而上,过陵门,穿墓道,追思先贤,领悟“自由、平等、博爱”的真谛。走进祭堂,孙中山先生汉白玉雕像端坐在墓室前厅。营员们静默肃立,敬献花圈,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向孙中山先生雕像鞠躬致敬,随后,缓缓绕雕塑一周。营员们纷纷表示:孙中山先生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民主而鞠躬尽瘁,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为中国革命舍身忘己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海外的华裔青少年。

追思怀远之后,营员们继续迈开寻根的脚步,游览具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的中华门。穿梭在7月的骄阳和城墙的阴凉中,仿佛历史时空的斗转星移。听着解说员细细的诉说,轻抚着城砖铭文的斑驳旧迹,营员们越发地神往。德国华裔左雨石时不时地向导游询问关于中华门的历史文化,当了解到历史人物沈万三的聚宝盆就掩埋在城墙下,左雨石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自己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平时会主动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

随后的行程也是异彩纷呈,夫子庙拜孔子,读论语诵经书,感受圣人的高山仰止;游十里秦淮,朱雀桥下、乌衣巷口,忆往昔繁华,叹今日盛景;品金陵名吃,唇齿留香,在舌尖上体验中华美食;漫步大报恩寺,参加成童盛礼,礼拜“开慧”,手抄经书,知晓“人世四重恩”。一点一滴,中华文化的涓涓细流便渗透到华裔少年们的心中。中华文化的画卷在游历过程中徐徐展开,德国华裔马腾远颇有感触:“这次来中国感受到的一切在德国都是很难接触到的。杂技、城墙、宝塔,一切都那么有魅力!以前,别人问我是德国人还是中国人,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自己是中国人,以后,我还会这么回答!”

寻根分营齐开花

7月20日,结束在南京为期4天的集结,营员们分赴江苏各地,开始各自的寻根历程。古老而又年轻的江苏大地,有五彩斑斓的民间文化,有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亦有人杰地灵的独特韵味。分营活动则各具地域特色,五彩缤纷。这些活力四射的小营员,参与到多姿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中,更增添了对中华文化的亲切感。

南通的营员们兴致勃勃地刻凿喜笺,修修剪剪,别出心裁间勾勒出民间文化的精致与深邃;宿迁营的孩子们则充满好奇、有模有样地学起拓片,又赏“楚舞秀”,当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在这个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遥想当年的万丈豪情;宜兴营则是品宜帮菜,观江南宜园,丝丝缕缕间沁着清淡素雅的幽香;无锡的营员们走入“华莱坞”影都———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亦“趣学汉文化”,在古典与时尚的碰撞中真切感知“吴文化”;泰州当地师生教起营员们书法,笔墨纸砚,泼墨挥洒,处处氤氲着书香气息;扬州的华裔少年们学习了赫赫有名的“中国功夫”,在攻守进退、动静疾徐之中,体会刚柔相济之美。

文化体验活动精彩绝伦,生活体验活动也有滋有味。苏州营的香港女孩张洁心将寻根活动的点滴故事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她记录下昆山千灯镇芙蓉泣露般的曲艺表演,记录下心心念念的“姑苏城外寒山寺”,记录下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7月26日,来自五湖四海的海外华裔青少年,结束了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在《茉莉花》《龙的传人》等脍炙人口的中文歌曲的旋律中,闭幕仪式缓缓拉开帷幕。每一个瞬间,每一张笑靥,又在精心剪辑的微电影中回放,翻开一页页回忆的诗篇。

挥手道别,营员们各自踏上了新的旅程。此次寻根活动加深了海外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国的了解,促进了中外文化和教育交流,提升了江苏在海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些华裔青少年将怀着中国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弘扬中华文化,传递中国声音。

女孩 华裔 生活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