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忆“猴王”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7年08月13日 01:06

邹士方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曾使亿万观众如醉如痴,在该剧中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六小龄童也声名鹊起。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其父为大有名气的浙江绍剧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章宗义,因第一次登台演出是6岁,艺名就叫了“六龄童”。上世纪60年代章宗义曾主演《三打白骨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写下了千古名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章金莱的二哥名金星,艺名“小六龄童”,是一位很有出息的绍剧演员,在《三打白骨精》中饰演小传令猴,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不想身患白血病,16岁时就夭折了。章金莱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艺名就叫了“六小龄童”。他的本行是昆剧。

我第一次见到这位“小猴王”是在1986年4月,一天晚上他来北京京丰宾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大会的父亲。“小猴王”与“老猴王”坐在一起,酷似(形神)毕肖,只不过“小猴王”正在青春年华,白细的面皮,颀长的身材,儒雅的谈吐,更是显得风流倜傥,气宇轩昂。

谈起儿子被选中去拍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老猴王”说:“我一方面高兴,一方面担心。《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非同小可,况且拍电视剧要完全抛开舞台动作,从头做起,谈何容易!如果孙悟空塑造不成功,整个剧就完了。我过去演出过36本的全部绍剧《西游记》,后来拍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感到有些困难。于是我把自己的表演体会,特别是拍电影的经验向孩子讲述。我认为细节十分重要,要抓住细节塑造人物。作为连续剧,应该每一个戏有一个特色。(六小龄童插话:每一集有每一集的特色)我演的孙悟空是‘猴、神、人三者的结合,哪些时候他是‘猴,哪些时候他是‘神,哪些时候他是‘人,要根据剧情的需要。有句行话叫‘扮龙像龙,扮虎像虎,当然,‘扮猴也得像猴。但孙悟空不是一般的猴,是神猴,这一点不能忽视。”

“小猴王”说:“在拍《西游记》之前,我虽然演了不少武戏,但猴戏只演过两个,就是《闹龙宫》和《悟空借扇》。舞台戏大都是模仿我父亲,没什么创造。”

“老猴王”接过话头说:“重要的是脱形取神,尤其电视更要看神的一面,要看神采。我担心他眼睛近视三百度,眼神是不是能出来。”

“是啊,剧团给我放了两个月假,我一方面听父亲讲戏,一方面练眼神,练喜怒哀乐。”

“拍电影和电视,舞台动作不能太大,我过去一靠眼神,二靠面部肌肉来塑造人物,可这次他拍电视,脸上全粘了毛,面部肌肉根本用不上,只能靠眼神和动作,困难更大了。”

说起观众的反映,“老猴王”说:“前一阶段播出后,一般观众反映还不错,但我还是不放心。这次开政协会,见到这么多专家、学者,征求了他们的意见,大家十分鼓励。”

“小猴王”笑了笑说:“前几集刚播出,有人说我不像我父亲,还不如父亲的学生。我不以为然。个人有个人的理解。我的表演是以父亲的表演为基础,但更接近生活。”

1986年国庆节,趁剧组节日休息“小猴王”来京,约我到他的住处相见,我携小女一同前去。半年没见,他显得更加成熟了,更健谈了。

他与我谈起他们最近要拍的几集的情况,我的小女儿对这位“孙悟空”大哥哥很有兴趣,拿出自己的小人书电视系列连环画《计收猪八戒》和《三打白骨精》,请“小猴王”签名。“小猴王”笑了笑,工工整整地写上“邹南小朋友指正六小龄童”。我们在一起合了影。

1988年4月全国政协七届大会期间,“小猴王”携女友到香山饭店看望父亲,我们再次相见。我问他最近的情况,他告诉我,他已经调到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

六小龄童告诉我,《西游记》开拍之前,许多京剧老前辈都为他担心,李万春、袁世海、张春华都觉得没有锣鼓点,可能表演会很困难。李万春认为猴子还是应该勾脸。但从播出效果看,内行外行都觉得不错。高盛麟瘫痪了,还坚持看电视剧《西游记》;四川阳友鹤病重时也是非看不可。

六小龄童原以为这个剧只是儿童喜欢,现在是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中都引起反响。他收到了两万多封来信,年纪最大的是上海的105岁老人,最小的只有5岁。小学生不仅把孙悟空作为艺术领域中的形象,还作为生活中的人物,孙悟空自强不息的取经精神感动着他们、鼓舞着他们。一些中学生对人生有自己的理解,心里话不愿意对父母说,而要向“猴王”说,这使六小龄童非常感动。他受了伤,许多观众寄药方和药来;他是近视眼,许多观众来信为他出主意想办法。大使馆的外国小朋友还给他送了花篮,以表达他们对“猴王”的爱戴。章金莱谈话时,“老猴王”插话:“我走到哪里,人们都叫我‘孙悟空爸爸!”

关于今后的打算,“小猴王”说,他希望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能够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同时还想再创造其他的艺术形象。他自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西游记》中有不少孙悟空的化身就是他的本色表演。今后他主要是在影视界创造角色。现在不少电影厂和电视台都来邀请他了,不过他暂难应命,因为《西游记》艺术团的演出很忙。

他不愿多谈自己的恋爱问题。“老猴王”悄悄告诉我,未来的儿媳妇原是《西游记》剧组的工作人员。

2004年春节我又与“小猴王”见了一面,那是在他的著作《猴缘》签售会上,地点在北京王府井书店。3月,他寄赠我题款签名的《猴缘》一册。

老同学毕业60年后再相聚

陈文

2月27日,300余名年过七旬的老校友从四面八方回到母校北京育才学校,他们欢聚一堂,为纪念小学毕业60年,也是为他们集结成册的新书《成长与感动》问世。

北京育才学校1937年创办于延安,首任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学校几经变迁,于新中国成立前随党中央迁入北京,进驻先农坛,1950年秋校名由华北育才小学改为北京育才学校。这些老校友就是北京育才学校入京后招收的第一批小学生,也是学校创建初中后的首批中学生,他们是从马背摇篮成长起来的红色后代,在育才学校老师的关怀培育下度过了幸福美好的童年、少年时代。

一名育才校友告诉本报记者,毕业后他和同学们经常聚会,而今年是他们小学毕业60周年,所以与会的校友特别多,有的同学闻讯后从广州、厦门、西安、郑州等地赶来,还有从美国飞来的校友。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热烈拥抱握手,相互热切地问起近况,聊起从前往事,满场欢声笑语。更令校友们欣喜的是,几位八九十岁的老师也不顾高龄来到会场,师生相见分外亲。“我们在这里度过了9年难忘的时光,母校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不会忘记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我们写这本书是为了记录我们的成长,也是表达我们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成长与感动》一书的主编刘歌说。

这本书由35名作者撰写的几十篇文章汇集而成,追忆了艰难岁月里的感人故事,红色后代与延安百姓血浓于水的感情,学校从延安转移途中的惊险时刻;回顾了在北京育才小学学习、生活的成长经历,学校对自己的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抒发了对学校的眷恋之情、真挚的师生情、绵长的父母情。“虽然延安时代已经过去,但延安精神永不过时!我们写这本书也是为了把延安精神、育才传统传承下去。”《成长与感动》的作者表示。现场,老校友代表还向北京育才学校的在校学生赠送了新书。

通过《成长与感动》中的生动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北京育才学校的发展历史,日后我们争取也让读者朋友们分享这些感人的故事。

六小龄童 生活 人物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