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吴妍妍:海归父女同吹一“唢呐”

华人时刊 2018年10月03日 17:36

林妍君

所谓戏梦人生,一根命运的红线,仿佛串联起了镜头内外的人生。

戏里,揪心的配乐在慢镜头中扩散,电影《百鸟朝凤》里一辈子钟情吹唢呐的焦三爷,留下了一个不甘离去的背影。好在,因为徒弟游天鸣扛起了师父的那份在当今这个时代已不多见的情怀与信仰,焦三爷其实不曾离去。

戏外,一辈子钟情电影创作的《百鸟朝凤》导演吴天明离开了我们,留给了中国电影界一个挺拔的背影。好在,他的情怀与气节并没有随之消失,女儿吴妍妍将父亲对电影的那份热望与执著传承了下去。因为吴妍妍的坚守不懈,人们终于得以在大银幕上一睹《百鸟朝凤》……

吴天明是何等样人物

在《百鸟朝凤》片前访问里,张艺谋说:“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吴天明是谁,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吴天明掌舵的西安电影制片厂,斩获了国际上大大小小近四位数的奖项,成了电影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回溯中国百年电影史,第五代成就的辉煌篇章,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顾长卫、何平等大咖的崛起,都离不开他们的精神教父———吴天明。在他们口中,对吴天明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头儿”。

自1989年起的五年,吴天明待在美国。讲学聘期结束后,父女俩的生活颇为拮据,但不曾改变吴天明的侠义之气,他依然喜欢招呼朋友来家聚餐聊天。“父亲买了个特别大的锅来炖羊肉,附近的华侨华人闻到香味,就会说,吴大叔又做羊肉泡馍啦。常常会有二三十人来我们家吃饭,有些人我们甚至不认识,但父亲总是特别高兴,看著大家爱吃,下次又满心欢喜地下厨了。”

尽管生活不那么舒坦,但在吴妍妍记忆里,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乐天:“即使漂泊在外,他传达给我的依然是乐观。”只有坐在电视前,看奥斯卡直播时,父亲似乎才剥离了那层乐观,显现出了一个电影人远离电影的那份落寞,似乎还是那个痴迷于电影的追梦少年。那时他常常孤身去电影院买上一张早场的电影票,然后偷偷摸摸在电影院里蹭着看一天电影,不是去蹭电影看时,也是待在家里看碟。这些积累,使得他对于好莱坞拍摄、叙事手法,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1996年,吴天明回国重执导筒,复出之作《变脸》新获50余个国际奖项。《变脸》仍是一部带有吴天明独有风格的电影,但闪现着对好莱坞电影精髓的汲取。

曾有不少人找吴天明拍所谓的“商业片”,都被他拒绝了。吴妍妍有时跟父亲开玩笑,“你跟钱有仇啊?”吴天明说,“老子不需要这样的钱,我没那么多欲望,我要拍的就是我想拍的东西。”吴天明从来没有反对过拍商业电影,但他认为要植入创作者背后的精神以及普世的价值观。慢慢地,吴妍妍也越来越理解父亲的这股子倔强,“他拍的作品其实都体现着他的生活态度,那就是他所希望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此次《百鸟朝凤》艰难上映,吴妍妍关心的,也并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这部凝结着父亲心血的作品,能呈现在观众面前。

《百鸟朝凤》是部什么电影

在这部最后的作品中,依然散发着吴天明的独有神采与荣光,引来无数圈中导演站台助威,上映后收获不少褒赞。导演贾樟柯评价《百鸟朝凤》:“只要看5分钟,你就会被打动。”奥斯卡金像奖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认为吴天明不愧是“一位电影界真正的巨人”。陈凯歌赞叹吴天明是“中国电影创造历史的人物”。而在黄建新看来,《百鸟朝凤》包含着导演对生命的体会、对理想的坚持、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灵魂的拷问。

《百鸟朝凤》里老唢呐艺人焦三爷,犹如刚从海外归来时的吴天明,他担心的是传承;唢呐学徒游天鸣犹如瞒报年龄报考西影演员培训班时的吴天明,他热爱的是艺术。可以说,游天鸣传递出的,是吴天明对内心自由的渴慕,而焦三爷映照出的是吴天明对电影的深沉眷恋。这正应和了吴天明曾说的一句话,“人生苦短,倾尽全力,一辈子也只能做好一件事情”。

吴天明曾为《百鸟朝凤》闭关逐字修改剧本,以至改到痛哭流涕。

时光拨回五年前,父女俩讨论《百鸟朝凤》这个题材时,吴妍妍很犹豫:“这个片子你会拍得很好,但你将会花两到三年宝贵的创作时间去拍它。”那时的电影市场已显露浮躁之气,吴妍妍对父亲执意要拍此片不无担忧:“电影出来后观众可能会不买账,你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就算白花了。”最后,吴天明气急了,拍着桌子跟她说,“我就是他妈的要拍,不要再跟我说不拍。我不是拍给现在的观众看,我是拍给未来的!”

在《百鸟朝凤》后来的发行中,吴妍妍想起了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唢呐是吹给自己的。”她突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会说这部电影是拍给未来看的:“因为我父亲是有感而发,这个片子不只是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语,而是在说中国当今道德观价值观的失语。”

吴妍妍身上流着电影人的血

吴妍妍早年学的是时装设计,并且成绩优异,毕业时成绩是全校第三。当时选择时装专业,一来是她从小喜欢好看的衣服,对服装设计感兴趣,二来是吴天明认为女儿长得漂亮,适合服装设计这种舒适体面的行业。刚赴美国时,吴妍妍选择的仍是时装设计专业。

生活在电影人家庭,父亲是导演、母亲是演员,在吴妍妍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就常常烟雾缭绕,坐满了未来的大导演们、剧作家们,甚至包括来自港台地区的侯孝贤、朱天文等人。他们聊电影聊创作聊故事,让吴妍妍从小耳濡目染。吴妍妍设计时装时总回想起小时候在制片厂和拍摄场的那种兴奋,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于是决心投身电影行业。

得知女儿要改学电影,一开始父母都反对。父亲心疼她,不愿让她受苦:“你做导演,身体不行,太累;你做摄影,扛不动机器;你做演员,上了30岁女人可能就没戏演了。”但吴妍妍坚持走电影这条路。在美国她发现有制片人专业,就报了。那时中国还没“制片人”这个概念。吴妍妍回忆说:父亲“在保留意见的状态下一直默默观察我”,“他还跟我说‘你要进这行,就靠自己力量,别想着靠老子成功。”吴妍妍学成归国,父亲除了跟她讨论剧本,其余什么也不谈。慢慢地看到吴妍妍很努力也小有成绩后,才跟女儿说:“行啊,你做得挺好,我下半辈子全心全意帮助你。”

没有父亲直接的提携,吴妍妍还是在电影界劈波斩浪奋勇前进。因为她身上流着电影人的血无法割舍,就像那凤凰非梧不栖。好莱坞制片人、好莱坞演员工会会员(SAG)、“EAST WEST PLAY-ER”演员剧团成员、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总监、中山粤龙影视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吴妍妍头衔很多!

父亲的遗作难题女儿解

父亲的突然去世,既是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也是对吴妍妍的巨大打击。然而,吴妍妍没想到,父亲的遗作《百鸟朝凤》要登陆院线,会有这么多困难。这部影片虽然荣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法国tours电影节观众最喜爱影片、第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可谓满载荣誉,但由于缺乏宣传发行经费,找不到愿意接手发行的公司等原因,大师绝唱迟迟无法面世。吴妍妍感叹,“这部片子虽然拍得很好,但不是现今观众眼中的商业大片,不少发行公司不认为它能获得发行上的成功。”

对父亲的无尽怀念,以及刻写在基因里的执着劲儿,驱使吴妍妍为《百鸟朝凤》的宣传发行与上映四处奔波,《百鸟朝凤》成了吴妍妍的生活轴心,操劳到半夜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心里只想着一定要让这个戏上映。

终于,吴妍妍感动了“上帝”———心灵相通的影迷们……

北京劳雷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方励与吴天明素未谋面,但看了《百鸟朝凤》后大受感动:吴天明一辈子只会拍电影,焦三爷一辈子只会吹唢呐。一样的匠心,一样的风骨。电影和唢呐,都在表达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巧的是,方励也是一位海归———大学毕业后“铁饭碗”只捧了两年就跳槽去了一家外企,不久又一猛子扎到美国,拿了MBA学位后在美国一家集团公司工作并拿到了绿卡。后来,又突然揣着攒下的5万美元回了中国。他在吴妍妍遇到困难时,当起了《百鸟朝凤》推广志愿团的队长,他要为这部电影跟市场打一仗,也可以像吴天明那样倒在路上、死在梦里。在他与志愿团200余名志愿者的协力下,《百鸟朝凤》终于进入院线公映;更由于他在某直播平台呼吁院线经理为影片增加排片时,说到激动处双膝跪地、流泪恳求,感动了无数人,致使排片率、上座率及票房大幅上涨!

这让吴妍妍感动而又欣慰———她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了!

《百鸟朝凤》引发诸多话题

《百鸟朝凤》及其在吴天明身后的曲折经历,从另一方面展现了它的启示价值。

在《百鸟朝凤》首映式上,一支名为“焦家班”的唢呐队伍,为这部记录传承与变革的电影献上了一曲真正的《百鸟朝凤》。领队的西北汉子用方言口音向观众感叹:“今天我很激动,因为他(吴天明)给我们唢呐艺人拍了一部电影,五一黄金周是我们艺人最挣钱的时候,今年我们来到北京,不挣钱了!给大家吹一曲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借唢呐的嘶鸣和呜咽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现状的忧虑和希冀。有学者称,《百鸟朝凤》从表层看是写的吹唢呐,但从深层看,表现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正确态度。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民间文化,这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百鸟朝凤》坚守的,正是一条与吴天明的《人生》《老井》《变脸》《首席执行官》等其他影片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深化现实主义的电影发展道路。这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的现实背景下,面对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东施效颦的“西化”鼓噪,依然葆有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的体现。

有媒体评论,对于《百鸟朝凤》来说,它可能不适合电影圈当下的喧嚣和浮躁,但是,在喧嚣和浮躁散去之后,《百鸟朝凤》依然清音绕梁,这才是吴天明期待的,也是所有文艺电影所应有的期待。方励也一直看不惯那些为了“赚快钱攒出来”的电影,觉得它们从片名到剧情都“惨不忍睹”。连综艺节目都能当电影来卖,成了方励口中“恶性循环的泡沫”。“观众也不可能永远那么好骗”,他觉得电影业很快就会经历一场“破而后立的重建”。

《百鸟朝凤》里说要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吴家父女就是把电影爱到骨头缝里了。《百鸟朝凤》是吴天明的精神自传、吴妍妍的精神归宿。这是一曲歌颂“凤凰非梧不栖”的赞歌,也赞颂了新老两代唢呐艺人、新老两代电影人。

吴妍妍续着父亲的脚印坚定前行

《百鸟朝凤》的主题,是对信仰与情怀的坚守。吴妍妍这两年来为《百鸟朝凤》的一路奔忙,为培养青年电影人付出的努力,同样诉说着她对信仰与情怀的捍卫。

吴妍妍说,她几乎每看一遍《百鸟朝凤》,就会哭一遍。“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像父亲在跟我对话”,吴妍妍在电影里看到了吴天明对真实、真情与真诚的坚持,“《百鸟朝凤》清楚地传达出了父亲一生都在表达的东西:片中的徒弟代表他年轻的时候,师父代表他年老时的感受,他的忧虑和悲凉,那种在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的情况下,他所体会到的悲痛。”

吴妍妍觉得,游天鸣在片尾为焦三爷吹上一曲唢呐那刻,仿佛自己也站在那里,“可能父亲最后走的时候,也会这样看我一眼。我一直感觉父亲和他的作品始终陪伴在我身边,而我就跟着父亲的电影一起成长。”

吴天明、吴妍妍父女曾创建了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用来培养有信仰有情怀的青年导演、编剧、制片人等青年电影人才。这是一个帮助有才华的人摆脱金钱与平台的束缚,投身创作,秉持初心,不被娱乐化的市场洪流所裹挟的基金会。2008年,吴天明创办了第一期编剧高级研习班,为100多位青年电影人免费提供教程与食宿,还特地从美国请来了专业编剧讲课。2016年1月,吴妍妍延续父亲的脚步,开办了第二期研习班,受益人数增至200人,来自好莱坞的两位顶尖编剧、来自韩国的一流编剧以及中国著名编剧芦苇,为学员们奉上了一次为期七天的專业免费培训。吴妍妍告诉笔者,“争取以后每年都做一两次这样的大型研习班”。正如当年父亲带领西影厂的青年导演拍片一样,吴妍妍想要传承父亲对电影艺术的狂热以及对青年电影人才的支持与鼓励。

百鸟朝凤,以德领才。电影结尾,徒弟游天鸣在焦三爷坟前,吹响一曲《百鸟朝凤》,缅怀师恩。这是德高望重者才能享有的待遇,焦三爷当得起,吴天明同样当得起。焦三爷身后,是古老技艺的绵延;吴天明身后,是光影之梦的续航。他的信仰、情怀和气节的接力棒,由女儿及众多知音接过。吴妍妍对青年电影人的挖掘与扶持,不正是在谱写一曲新的《百鸟朝凤》么?

(责编 冯春富)

生活 人物 圆梦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