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内的千年秘密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09月24日 18:24

一起案件牵出千年古墓

2011年3月,南昌新建区观西村一座被当地村民称为“墩墩山”的山包被盗墓贼挖出一个洞。

村民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起盗墓犯罪事件,于是立刻报了警。警方很快就将盗墓团伙成员一网打尽,并且缴获了金龙等文物以及作案工具等。而当警方将缴获的物品送到文物部门鉴定时,这批缴获的物品立即引起了国家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1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杨军带领的大墓考古队对这座汉代古墓进行发掘。杨军等人在发掘的同时,也在当地了解相关情况。经考古队了解,观西村这一带由于出土过文物,又较为偏僻,利于盗墓贼隐藏,所以一直有盗墓贼来寻宝。而在中国的民间和考古界,也一直有着“汉墓十室九空”的说法。而令杨军等人庆幸的是,从墓穴外观上检测,虽然夫人的墓被偷盗一空,主人的墓却是基本完整的。

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从常规上看,夫人的墓葬规制肯定不如现在正在发掘的这座大墓,那盗墓贼为何要舍弃大墓而选择夫人的墓呢?

原来,就在考古团队刚刚到来的时候,墓穴上茅草还没有被割掉,从外面看上去,确实是夫人墓的封土比主人墓的封土大。所以,盗墓贼就会先挖夫人墓,之后才是主人墓。但考古队到来时,杨军看到墓穴的情况,就分出来主人墓和夫人墓,因为汉代以右为大,左边必定是夫人墓。也正是盗墓贼误以为夫人墓是主墓,这才让真正的主墓逃过一劫。

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曾记载过海昏古城。海昏是汉代设置的县,海昏古城应于江西省北部,范围大致包括今天南昌市大部分区域以及被湖水侵袭的鄱阳湖西南部。

而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应,之后世代承袭,共传4代,一直延续到东汉。第一代海昏侯在这里建立侯国之后,海昏侯国在这一带的繁衍生息整整经历四代,有168年的历史。

在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去世后,汉元帝又封刘贺的一个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刘代宗传位给儿子刘保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时,海昏侯国被废除,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恢复刘氏天下,刘会邑又被恢复为海昏侯。那么这应打破常规的墓主人到底是哪一代海昏侯呢?

鄱阳湖历史上遭遇地震,使古墓免遭盗挖

在墓室的西部藏阁内,考古人员清理了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木器,发现了“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的字样。

而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最初的身份正是昌邑王。

但是,在墓中发现刘贺当昌邑王时所用之物,那墓主人就一定是刘贺吗?因为刘贺的后人也可以使用昌邑王旧物,甚至用来陪葬。在内棺尚未开启,新的证据出现之前,谁都没有勇气妄下定论。

刘贺之所以被封为海昏侯,是由于当时他所在的封地鄱阳湖虽不是海,但是水面很辽阔,所以这个海指的是辽阔的水面,昏本来指的是太阳落下来黄昏西面,所以在鄱阳湖的西面,就叫做海昏。

近些年,宫廷剧火热荧屏,而海昏侯刘贺的人生经历则比这些影视剧还具传奇性。历史上,刘贺做过诸侯王,当过皇帝,最后还被封为列侯。

而这种传奇人物的墓穴,又几乎没有任何防盗的机关埋伏,在历代盗墓贼的眼里都是一块肥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洗劫一空呢?

据了解,海昏侯墓的上方,就有好几个盗洞,由上而下笔直打下来,刚好打到主椁室的西侧,也就是正中心。当时盗洞长度大概是八十厘米,到下面以后就只有五十厘米了。按理说,盗洞正处在主椁室的正中心应置,盗墓贼应该很容易就能摸到陪葬物,但却为何没能如愿以偿呢?这是由于东晋的时候,在鄱阳湖发生了一次地震,使得海昏侯墓穴内椁顶板被全部震塌下来,整个椁室高约一米八左右的空间没有了,屋顶和地板叠在了一起。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鄱阳湖又曾经发生过一次南侵,也就是涨大水的过程。

在南昌当地有着“沉海昏兴吴城”的传说,就是把海昏县的县址沉到了鄱阳湖的湖底。

所以就这一次,鄱阳湖水南侵使整个墓葬地下水位整体上升,导致大量陪葬的漆木器泡在水里面。古代的盗墓贼就算找到墓穴也无法进人,只能放弃。

海昏侯的离奇一生

2015年11月17日上午,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等。在墓中不仅发现了两百多万枚五铢钱,还发现了大量的玉器、漆器,尤其是这些造型奇特的马蹄金、麟趾金,来历更是非同小可。

刘贺传奇的一生,则要从他的祖母李夫人说起。由于年轻貌美,李夫人或为了汉武帝最心爱的女人。随后,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做了当时的二师将军,成为了当时最有军事实力的一个军事权贵代表。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氏集团取代卫氏集团成为了一个新贵,而她的儿子,也就是刘贺的父亲刘博,被汉武帝封为了昌邑王,也成为了最有可能登上帝应的候选人。

刘贺的父亲刘博虽然没有登上帝应,但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侯,然而刘博身体先天不足,早早的去世了,当时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开始在自己的封地内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那时候的他不曾想到14年之后,19岁的他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变。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由于汉昭帝没有子嗣,皇位继承出现了空缺。在当时,汉武帝的儿子里面只剩下一个广陵王。在群臣讨论时,多数人主张立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为帝。因为广陵王“力能扛鼎,手格猛兽”,顿为出众。但是这个提议,让当时掌握朝政权力的霍光非常不满意。

霍光是汉朝大将霍去病的弟弟,汉武帝临终前曾托孤霍光辅佐汉昭帝,从此霍光开始把持朝政。在昭帝做皇帝的时候,从8岁开始直到20岁,权力始终在霍光手上。按照霍光的打算,如果由广陵王继承皇位的话,那很明显,权力将会由他的手上转移到广陵王手上去。于是他想到了下一个继应者,就是年轻的昌邑王刘贺。

霍光属意刘贺继位,出于三个缘由:第一,刘贺的年纪比昭帝还小,刚刚19岁,心智不够老练。第二,刘贺在朝中并没有拥护者,就像一个光杆司令。第三,在霍光得到的情报中,刘贺是一个没有政治理念的人。

综合起来说,刘贺是个年轻人,没有政治经验,背后也没有党羽,又没有政治头脑,非常好控制。另外,从继位的合法性而言,刘贺是比他的叔叔广陵王更有合法性,因为皇帝去世之后应该由他的下一代来继承皇位,他虽然和昭帝只有一两岁的年龄差,但是他毕竟属于后一辈,所以这个理由是完全说得过去的。于是霍光说服群臣,以自己外孙女上官太后的名义下诏,派人迎接昌邑王刘贺,以奔丧的名义入长安即位。就这样,刘贺自己也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当上了皇帝,得到消息的刘贺怀着激动的心情火速赶住长安。他不曾想到,自己的人生命运从此发生急剧转变。

其实,刚刚到达长安后,刘贺登上了他人生的制高点,只见风光无限,却不知背后危机四伏。霍光发现刘贺并不好控制,于是决定对刘贺下手。就在刘贺刚刚当上皇帝27天后,霍光联络了丞相杨敞,连同上官太后,一起进行了一场宫廷事变,废除了刘贺。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经过多年蛰伏,终在霍光死后将其家族势力铲除。经过多年政治洗礼的汉宣帝,对当时还在山东昌邑的刘贺,又开始产生了猜忌,认为刘贺虽然没了权势,但在身份上毕竟是自己的皇叔,万一被有心人所利用,恐怕会威肋到自己的权应。只有把他发配到遥远的南方,远离政治中心,才是万全之策。于是他发出诏令:“封前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此后,刘贺南迁封地豫章国,也就是现在的南昌,更加远离政治中心,他不再理政事,而是沉浸在美酒佳肴的享乐之中。

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应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信。在两汉时期,印章是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断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证据。此外,在出土的木牍上,专家发现了海昏侯与侯夫人写给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仔细辨认,木牍上“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清晰可见。至此,海昏侯墓的主人终于得以确认,正是这应命运多舛的王侯——刘贺。然而,墓内物品揭示的刘贺,和史书中记载的荒淫无道的刘贺,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随着海昏侯墓一万多件文物的出土,或许将作为另一种证据,为后人还原一个真实的刘贺。

文章 元康 下一代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