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滋补泡酒方,补虚益气,益寿耐老,悦色美容
玉液酒
【配方】生猪板油50克,蜂蜜10~2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猪板油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和蜂蜜,盖好,置文火上煮数百沸,取下待温,过滤去渣,备用。
【功效】润肺生津,泽肤美发。
【主治】老年人肺虚久咳、肌肤粗糙、毛发枯黄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温服20毫升,日服3次。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痰湿内停者慎用。
虫草补酒
【配方一】
【配方】冬虫夏草5g,生晒参(人参)10g,龙眼肉、玉竹各30g,淫羊藿15g,白酒500mL,黄酒5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粗末,用纱布袋装,扎口,置容器中,再将白酒、黄酒混合后浸泡上药14日。开封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榨取液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后即得。
【功效】补气益肺,补肾纳气。
【主治】气虚咳喘,腰膝酸软。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屡用屡验。
归芪酒
【配方一】当归、黄芪、鸡血藤各30g,白酒500mL。
【制法】将前3味切成薄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
【主治】血虚诸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日服2~3次。
【附记】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味。
矾石酒
【配方】矾石(烧炼各半)60克,石膏、代赭石、淮山药、蜀椒、远志、狼毒、半夏(洗)、芒硝、玄参、麻黄、防风、桔梗、干地黄、秦艽、石楠叶、石韦、黄连、莽草、寒水石、菟丝子、炙甘草各30克,白石英45克,杏仁(去皮尖)20枚,酒曲1500克,糯米3000克。
【制法】将前二十四味共制为粗末,入布袋,待用;再将糯米淘洗净,沥干,蒸饭,待温,入酒曲拌匀入瓮中,密封,保温,待酒熟后,取药袋入酒中,密封,浸泡7~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或将药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5000mL,密封,浸泡7~10日后,过滤去渣,即得。
【功效】祛邪润肤,悦色驻颜。
【主治】体质虚弱、感受风湿、腰酸肢困、面色无华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千金翼方》。
逡巡酒
【配方】桃花(3月3日采)106克,马兰花(5月6日采)175克,芝麻花(6月6日采)211克,黄菊花(9月9日采)317克,腊水(12月8日取)10000毫升,桃仁(春分日采)49枚,白面5000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四花、桃仁(捣碎)、白面和腊水共置容器中,入曲(压末)拌匀,封,发酵,49日酒熟,去渣即成。
【功效】补虚益气,益寿耐老,悦色美容。
【主治】一切风痹湿气及面容憔悴无华。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毫升,日服2~3次。
【附记】引自《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