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街痘博士、盐市口苦菜花韩式定妆…… 成都3机构涉嫌非法美容被查

成都商报客户端 2018年06月05日 22:04
  • 盐市口,一家美容店将写有“皮肤管理抗衰中心”的牌子摘下,生活类美容店不能提供涉医的抗衰服务。

  • 东大街,“痘博士”的店内出现“红光治疗”的服务项目,店内也被发现有红光治疗仪一台。

⋯⋯

为促进成都市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净化医疗美容市场,按照市打击非法行医办公室统一部署和安排,6月起,由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联合各“打非”成员单位,在全市集中开展了以生活美容机构涉医行为为重点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届时,全市生活美容服务市场将得到一次全面“体检”,违规开展医疗美容的生活美容机构、“工作室”等将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家美容机构被查

涉嫌非法美容

事先不打招呼,随到即查。6月5日上午,经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派出两个督查小组,分赴锦江区及新津县开展“打非”督导工作,市卫计委党组成员亲赴一线参与执法。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市城管委及多个区级“打非”成员单位联合执法。

盐市口梨花街某商场底层,名为“苦菜花韩式定妆”的美容店内,一位执法人员仔细检查后,指着一台“光子脱毛”器械告诉记者,作为生活美容店,此类器械涉嫌涉医类操作。而店内挂出“皮肤管理抗衰中心”的牌子,也涉嫌虚假宣传和涉医行为,店员表示将尽快取下该牌子。

在东大街,联合执法成员突查“痘博士”,这是一家全国连锁的生活美容机构,此时店内有三名男士和一名女士正在接受服务。在该店店内,执法人员发现涉医器械、药品若干。“这个红光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执法人员指着该器械的一处标识牌告诉记者,而牌子上写有“鄂食药监械”等字样:“这是医疗器械的标识。”对此,该店店员解释称:“治疗仪是员工个人带来,暂时放在这儿的。”执法人员回应将继续调查。执法过程中记者看到,该店一处宣传海报上,标注“红光治疗”服务项目的位置疑似有被涂抹遮挡的痕迹。

据统计,此次行动,市、区(锦江区、新津县)两级共出动人员50人,车辆11台,覆盖涉嫌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机构3家,其中另一家涉嫌非法的美容机构位于新津。与此同时,全市各区也分别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下一步,执法人员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此次行动中涉嫌存在的违法行为,并对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依法处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继续完善“打非”长效机制,和各个部门打好“组合拳”,加大对全市生活美容机构涉医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医疗美容服务市场,为打造“医美之都”保驾护航。

【卫生监督员提醒】

在接受美容前

要分清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

据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介绍,随着打造“医美之都”战略的提出,成都市医疗美容市场市场蓬勃发展。但是也有部分生活美容机构以及一些所谓的“工作室”,为追逐经济利益打着“尖端科技”“韩国专家”等高大上幌子,在别墅、高档住宅等人流聚居区违规开展一些涉及医疗美容的项目,包括如:割双眼皮、去除眼袋、隆鼻、穿耳洞、注射肉毒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隆胸、针灸减肥、光子嫩肤等服务,而这些项目均属于医疗美容范畴。这些生活美容机构、“工作室”等往往用“护士”“疗程”及“微创”等医学术语来误导求美者,使求美者认为这些项目在非医疗机构中出现也是合理合法的。实际上,生活美容机构不是医疗机构,这些机构根本没有合法“身份”提供医疗美容服务,只能经营如皮肤护理、修眉、足浴等生活美容和美发项目。

如何界定医疗美容?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医疗(中医)卫生监督大队副大队长肖潇介绍,凡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都属于医疗美容范畴。而求美者接受医疗美容,必须选择取得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有医疗美容科目许可的医疗结构,美容机构各类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和本职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书。

肖潇建议求美者:切勿贪图便宜,损害自身健康;接受美容服务前,要签订美容协议,避免责任不清造成纠纷;做美容手术都要索要凭证,以防出现纠纷时对方逃避责任。一旦发现生活美容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市民应当及时向卫生计生执法简单部门举报。

附>>>

为方便市民监督,现公布部分主城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举报投诉电话:

锦江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028-86625116;

青羊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028-86950184;

金牛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028-87573059;

成华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028-84320548;

武侯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028-85072206;

高新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028-82824155。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拓 摄影报道

编辑 敬玲燕

计生 医疗美容 机构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