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养老也不错

世界博览 2018年06月05日 16:53

移民们以为的加拿大并不是真正的加拿大

青溪

人人都称加拿大为“孩子的天堂”,其实,从身边加拿大老人的日子看,我觉得在加拿大养老也不错。

在加拿大养老是何滋味

加拿大拥有较完善的养老体系,它设计精密、环节众多,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养老体系之一。我们可以将支撑加拿大养老体系的主要项目,简化归纳为三大支柱性计划。

第一个叫作“老年保障金计划”,相当于中国的低保,2016年新政略微调高了上限金额,规定每人每月能拿到的最高退休金额为1092.5元。凡符合条件,年满67岁以上老人,无论有无工作,无论有多少储蓄,都可以申请领取,旨在向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免费生活保障金。此外,加拿大还为老人的家属提供保障,设置了“配偶津贴”和“遗属津贴”,补助已退休或失业,但尚未到领取老年金的低收入群体的家属。说白了,这个计划是只管穷人不管富人的。

第二个叫作加拿大养老金计划,和中国养老保险相似,要求18岁以上、在职且年收入低于3500加元的加拿大合法居民,必须缴纳比例相应的保险费,以便67岁后领取退休养老金。和中国一样,缴纳的保险费越高,领取的退休养老金也越多。目前,加拿大平均领取额为685.11加元。

第三个叫作补充养老金计划,针对中、高收入人群,包括两部分——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两者都均为自愿缴纳,属于个人补充养老金计划,试图让中高收入群体,享有一个较为优渥的晚年。

这种人人有份的养老保险计划,不论参加哪种,晚年基本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如果能拿到所有补贴、保险的最高额度,一位67岁以上的加拿大老人,日子还可以过得蛮舒心呢。

像楼上邻居安奶奶的日子就着实令我羡慕。做了一辈子注册护士(该职业在加拿大社会地位较高)的她靠着丰厚的养老退休金,俨然一副生活滋润的模样。和大多加拿大老奶奶一样,她穿衣虽不是那么高档,却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我从没见过不化妆不装上假牙就见人的安。去年,家母来我这里时也顺便拜访了她,看到她荣光满面,直夸她精神好,还以为自己比安年长呢。一听说她有80高龄,小她10岁的母亲愣在那里不敢相信。

在退休后的十好几年中,安每年雷打不动会去南美旅游一趟,回卡尔加里老家女儿那里一趟。平常邻居们也难看到她,她不是去岛上就是去哪个附近的农庄休闲散心去,即使不出远门,老人家也不闲着,不是开车跑去朋友家帮人家做庭院,就是到老年中心跳交谊舞(她还是社区老年舞蹈俱乐部核心人物),打桥牌。实在没事做的话,就出门买点东西或洗个车什么的。即便待在屋里,我也能听到屋顶传来的她停歇不下的脚步声。据她说,家里装修时墙壁是她自己刷的油漆,厨柜也是她自己上店里采购的。有次我上她家串门时,像发现古董似的看见一台和我母亲家里样式相似的缝纫机。原来,做衣服也是她的业余爱好之一,她还热情地邀请我上她家使用这台机器。

近年来,我发现安是越来越闲不住,这位空巢老人忙得只留下个空巢,要我照看。不过,我们是好朋友,我也很乐意帮她,我家钥匙堆里拴著红圈圈的那两把就是她房门和邮箱的钥匙。三天前,她发来一封邮件,说她翌日要动身去墨西哥度假两周,希望我一周去楼上两三次,打开门窗透透空气,查看下屋内有无漏水,并去楼下帮她取个邮件之类的。我问她有没有花要浇水。她说,冬天植物长得慢,倒不需要担心。我看,财力稳固、精力旺盛、心态积极是这个闲不住的老人能得到幸福晚年硬杠杠的保障。

话说回来,并不是每个老人都像安那般精力充沛的。人老了,也不是单靠经济保障就可以把日子过好的。由于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也和中国大相径庭,“孤独”成了加拿大老年人最怕的精神大敌,他们更需要家人的关爱和陪伴。我对门邻居单身老人多罗西腰椎有疾不大能多出门,看我整天里里外外跑来跑去的,曾向我感慨觉得日子寂寞,没人说话。可是不久,我看见她孙子搬来和她同住,小伙子很孝顺,常开车领着奶奶去买菜,上医院检查身体什么的,祖孙俩同进同出,老人脸上笑容貌似也多了起来,再也不来找我诉说“苦闷”的话了。后来,她做了一次较大的脊柱方面手术,无法像以前那样走动,就卖了房子搬去养老院了。

在中国,也许不是每位老都能接受养老院作为人生的归宿,好像只要有儿女在身边就应该和他们住一起,去养老院是无奈的选择。说来也是,我们不是一直说“养儿防老”吗?在我们的观念里几代同堂、儿孙绕膝恐怕被公认为颐享天年最幸福的生活方式。

不靠儿孙养老并非子孙不孝

加拿大的社会情形却截然不同:只要孩子一成年便搬出去,即使不搬家也要向父母缴纳房租,从此两辈人各过各的日子。一旦当上爷爷奶奶,老人们那股激动欢喜劲虽然绝不比我们中国人上抱孙子的心情逊色半分,可即使闲得再难受,他们也不会每天从早到晚帮儿女带孙辈的,最多一周一次请孩子来家里玩一天。因此,等他们老得不能动了,也绝不想到搬进儿女家享受他们的照顾,而是自己解决困难。

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国外亲情冷漠,儿女不孝顺。事实上,这是当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与中国不同造成的。加拿大老人生活上遇到难处,比如看个病、搬个家之类的,儿女们还是指望得上的。一般而言,子女会定期来看望父母,逢年过节也很看中类似中国吃“团圆饭”这类的“大事”。我邻居乔吉亚今年85岁,两年前相依为伴的男友布莱恩阿尔滋海默症病发,常常神智不清,严重影响到两人的日常生活。乔吉亚的女儿,住在离我们温哥华车程一个多小时的一个小镇上的劳拉便坚持每周来看望母亲一次,在布莱恩无法认清人,多次对乔吉亚骚扰时,劳拉果断打电话给警察来解除母亲生活上的威胁。而我另一位82岁的邻居伊施迈尔大爷治疗脑癌那阵子,他唯一的儿子亚力克西也是不离左右,不论老人在家养病还是住院治疗,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直照顾到老人临终。

有趣的是,您若想知道加拿大老人的晚年生活方式,这几乎可以从他们居住房子的大小看出来。身体还硬朗,能够承受较为复杂繁重的劳务时,他们依旧住在独门独户独院的大独立屋(相当于中国的独栋别墅)里;等到无法应付庭院的工作时,他们就会搬进打理起来相对省心的小公寓;直到最后生活无法自理,他们便不得不搬进只分配到一个单间的养老院了。

在加拿大,养老院其实很有讲究分好几档,根据老人不同护理需求,分为私立养老院和长期护理院,其中私立养老院又细分为老人公寓,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失智护理几种形式。老人可根据自身护理需求以及身体状况评估入住相应类型的养老院。

其中,“老年公寓”要算最基础的养老院形式,55岁以上即可申请入住,因为一般都有政府或非营利机构补贴,房租大大低于正常租金,在我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室一厅仅300多加元。“老年公寓”并非专门兴建的新房,有些建筑已有百年历史。公寓有专职管理员,但没有固定编制的护士,在这里生活的必須是身体健康、自理能力强的族群。而且,有些“老年公寓”真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公寓”——子女探视不得留宿,如果不得不留宿,每人每晚还要向管委会缴纳大约10加元一晚的留宿费。不过,公寓里倒是各种锻炼和活动设施一应俱全,可以自己做饭,也可去食堂就餐,老人间可以互相走动,彼此排遣孤独。

如果老人健康状况欠佳,只能部分自理,就要住另一种可以得到更周到照顾的“退休人士之家”,属于集体老人公寓性质,有护士24小时监护,每天接受1小时医疗检查和护理,社区医生会定期巡访。虽然说管理更严格,但“退休人士之家”(当地人简称为“家”)的收费并不一定高于“老年公寓”,只是“准入门槛”很高,必须符合“不能完全自理”的要求。加之,如今加拿大已是老年化社会,正规养老院的床位很难轮候,有些省份要等6年以上才能入住,对于加拿大的耆英而言,显然不太实际,不是人人都能等的。因此,很多老人选择自费的“退休人士之家”,其条件好坏一般根据收费多寡而异。

五年前,我左边隔壁的海伦老奶奶(当时已经95岁)不幸摔了一大跤,女儿考虑到她的安全问题,决定送她去“家”中安度余生。在我的介绍下,她把房子卖给了我的朋友得到25万加元的收入,虽算不上一笔大数目,对她这位年月不多的老人而言,足够为她找到一个条件不错的“家”,舒舒坦坦走完人生路了。她女儿后来碰到我时说,“妈妈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乔治街上,我下班后去看望她很方便。而且,那家租金便宜,才4000元(这里是加元,包括一切生活费用)一个月,唯一的缺点就是地处市中心有点吵杂,好在妈妈耳聋丝毫不受影响。她照样和从前一样爱跟人说话,而且,她在那里还有更多的人可以说话呢。”我眼前不由得又浮现出海伦奶奶搬走前那张满带笑容慈祥自信的脸庞。

还有一些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就要入住“长期护理院”了,这项福利的申请很难,需要先通过“社区护理入住中心“Community Care Access Centre这一政府机构的评估,只有符合要求的老人才能入住。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奢华或是简朴的“家”,“家人”都会尽力照顾好老人,让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加拿大社会也有“优待和爱护老人”的传统,譬如,有些单位会免费帮养老院安装或改装可打开侧门的浴缸,以减少在浴缸中滑倒出危险的概率。而把这项传统美德表现得最美的要算中小学生了,他们可是给老人带去欢笑和乐趣的可爱天使,人数可观的慰问大军呀。

远的不说,就说那我家里俩孩子吧。姐姐从9年级起直到12年级,一直去“白石退休人士之家”当义工,每个星期日中午12:30至1:00为老人们谈半小时钢琴。老人们很喜欢这种娱乐方式,我女儿还没到,他们就已在大厅里等候了,其中有几位坐轮椅的老人怕拥挤更是早早请护工把自己推到第一排来。女儿说,她弹琴时常看见有的老人抹眼泪,有的又好像很陶醉的样子。弹完后老人们并不马上离开,有位小个子老奶奶每次都要拉着她的手跟她探讨一会有关钢琴方面的问题并说说她自己的过去,直到医护人员提醒她该让我女儿回去了,她才松手。

我儿子也随学校去过几次养老院,为老人们唱英语、法语歌,和他们一同做手工,说白了就是逗逗老人家开心。我发现,这招真管用,俗话说“老小老小”,这些老人一见到孩子就觉得特别亲热,那股高兴劲仿佛自己也是个孩子一样。巧的是,有回一同跟去做义工的我,还在那里遇到我朋友的母亲,她89岁,出国60年了,英文很好棒,一看到我就用中文说:“终于可以讲中文了,在这里没人可以同我讲家乡话”。我问她:”那您在这里寂寞吗?”她回答:“不会,这里的人把我们照顾得很好。吃得也好,还有很多活动,我很满意。”看我要给她照相,她还请我等等,然后用手陇陇头发,坐得很端正,要我把她拍美一点。

人老了,在生活上势必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我发现加拿大老人的生命力依旧很顽强,也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们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抽文1:由于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也和中国大相径庭,“孤独”成了加拿大老年人最怕的精神大敌,他们更需要家人的关爱和陪伴。

抽文2:在加拿大,养老院其实很有讲究分好几档,根据老人不同护理需求,分为私立养老院和长期护理院,其中私立养老院又细分为老人公寓,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失智护理几种形式。

范思哲 加拿大 老人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