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落落三百余字 千古“治家之经”

人生十六七 2017年09月05日 16:30

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

朱熹不仅是一代大儒、理学宗师,治家同样严谨有方,他把儒学精华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规家训之中,对朱子后裔影响深远。

《朱子家训》是朱熹晚年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篇著名家训。全文短短三百余字,讲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辟阐明了修身立德治家之道。家训以简朴的语言,勾勒出富含哲学思辨的道德伦理思想,是朱熹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通篇家训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富有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朱子家训》是治家理论的总纲,后世多有所发挥与阐述,如明末清初朱氏后裔朱柏庐便在《朱子家训》的基础上,写出了《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熹送长子朱熟去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求学时,还曾写过一封家书《训子从学帖》(又名《与长子受之》),在家书中语重心长教育朱熟勤学习、交益友,一片殷殷之情,爱子之意跃然纸上,成为家书名篇。

此外,朱熹为训导子弟还曾编订一本《童蒙须知》(又名《训学斋规》),从穿衣饮食、说话走路、读书写字等方面教育子弟从小就要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养成良好习惯。此书后来成为重要的蒙学课本之一,深受后人推重,里面的一些名言名句如“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广为流传。

沿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溯源而上,进入连绵起伏的武夷山脉,在这片青山绿水间,保存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千年古村——五夫。紫阳楼、朱子巷、兴贤书院、朱子社仓……走进五夫,就走近了理学宗师朱熹的传奇人生,诵读《朱子家训》,品味一代大儒的家国情怀。

南宋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的一天,福建省崇安縣五夫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村)鹅卵石铺就的小巷里,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正在赶路。男孩名叫朱熹,小名沋郎,这次他是遵照父亲遗命,前来五夫拜师求学。正是这个孩子的到来,为五夫书写了新的传奇。

紫阳楼,朱子故居,是五夫的刘氏家族为远道而来的朱熹母子专门修建的。朱熹到五夫后的第二年,就住进了这栋楼,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他在这栋楼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

在紫阳楼正堂,有一块古朴屏风,屏风所刻内容为《朱子家训》。作为古代家族文化教育的典范,《朱子家训》是朱熹晚年对其长孙朱鑑修身进德的深情嘱咐和殷切期望。全文短短300余字,以简朴的言语,勾勒出富含哲学思辨的治家理论。

朱熹一生,命运多舛,幼年失父,中年丧偶,幼女夭折,胞妹早逝,晚年失子。经历无数悲欢离合的他,在家训中,特别看重家庭的亲睦。朱熹在这方面,身体力行,留下了不少佳话。

在五夫,有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巷,叫朱子巷,朱子巷弯弯曲曲,凹凸不平,这正如朱熹的人生。纵观朱熹一生,颇多曲折,但朱熹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别人的不解和非议,告诫后世子孙,不可以记仇、不可以以怨还怨,要学会理解和宽容。

朱熹14岁到五夫投奔父亲的好友刘子羽,并从学于五夫的刘子翚、胡宪、刘勉之等先贤名士。从小受先贤教诲,朱熹特别重德修身。他认为读“圣书”可以修德,识礼义可以养气。人因读书而美丽,人因识礼而高雅。对于有德之人,朱熹格外敬重。陆游、辛弃疾等人与朱熹成莫逆之交。甚至朱熹跟一些与自己论点相左的人也成了好友。

朱熹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不取不义之财。他办了很多书院,却没有为自己置办任何产业,也没有为家人谋取任何私利。据史料记载,朱熹晚年,生活比较清贫,“其斋舍无以避风雨”。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朱熹对他人惠赠的财物,只要是于法有碍,一概以礼谢绝,绝不收受。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后长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县五夫村,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理学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因谥文,又世称朱文公。

家庭 生活 读书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