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别怕出汗

华人时刊 2017年08月30日 03:45

三伏天里不出汗的微博

李训刚

“三伏天”很多人都喜欢躲在“空调房”里,这就使得本该是出汗的季节,你却出不了汗!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怕汗水把衣服弄湿,就涂上止汗露等产品。其实,“三伏天”让自己不出汗是不健康的,违背了人体的生理规律。你不出汗,感冒、关节炎、失眠就轻易找上你,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是成倍增长。而出出汗,反而会有十大益处:

1.排毒防癌 出汗是最好的排毒防癌方法。相关研究显示,汗液是体内砷、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排出途径之一,在汗液中可以检测到与尿液中浓度相当的重金属成分,有时浓度甚至会比尿液更高。

马拉松运动员得癌症的很少,因为他们身体里的铅、汞、砷这些癌症的主要元凶可以通过出汗排出,一个马拉松运动员跑步时排出汗液的含铅量是正常人的20倍。可见,我们光喝水排毒是不够的,出汗对于排出毒素、预防癌症很有帮助。

2.润肤护肤 汗液能去除堵塞毛孔的毒素,消除皮肤上的粉刺和痘痘。很多人的脸上、后背都经常长痘痘,多是由于皮肤不卫生、堵塞毛孔造成的。夏天不如多运动运动,出一些汗,你立马会感觉皮肤变得紧实细腻、有光泽,痘痘也会减少了。

3.减肥防慢性病 出汗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助于促进脂肪分解,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夏天本身细胞就会比较活跃,此时加强运动,科学排汗,效果是平时的好几倍,更有利于减肥,改善身体状况,预防“三高”等慢性疾病。

4.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最好的方式是出汗。研究发现,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出汗能有效地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比如,每天运动30-45分钟,身体微微出汗,每周5天,长期坚持,免疫力就会增强。

5.促进消化 夏天往往会没食欲,不易消化。出汗会加快整个身体的代谢,有助肠道蠕动,改善消化。通过运动出汗,对缓解便秘也有很大帮助。

6.增强记忆力 出汗会让人体细胞处于旺盛的状态,保持精神集中,增强记忆力,让大脑更有活力。有研究证实,运动流汗会对大脑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能让人的记忆力、专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7.稳定血压 运动出汗有助于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运动出汗加快了血液的循环,有助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调节。所以,预防高血压除了饮食控制,出汗就是最佳的疗养方式。

8.保护骨骼 很多人上了年纪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体内钙质流失。运动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预防骨质疏松。

9.防止结石 结石的形成主要是体内的磷酸镁等无机盐类在体内结晶沉积形成。而出汗能有效排出体内盐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钙质。这一生理过程能限制盐和钙在肾脏和尿液中堆积起来,而这正是结石的来源。并非巧合,出汗较多的人会喝更多的水,从而也防止了结石的形成。

10.预防感冒 出汗实际上有助于抵抗结核病菌和其他危险的病原体。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它能进入细菌的细胞膜,对其进行分解。2013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皮离蛋白能够有效对抗结核病菌和其他细菌。这种天然物质比抗生素更为有效,皮离蛋白这种天然的抗生素在微酸性的汗液中能够自然地被激活。

当然,你还得选择正确的方式出汗:

1.运动出汗先喝热水 运动前喝些热水,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再运动一会儿,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运动后不宜立即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否则身体易得病。

2.热水泡脚出汗 在40℃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不仅排毒,还有利于缓解疲劳。

3.巧用生姜出汗 吃生姜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量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整日处在空调环境里的上班族,可以坚持喝点生姜水,促进排汗。

4.晒太阳出汗 晒太阳,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是一种主动出汗的好方式。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15分钟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

总之,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数人都可以选择适合的出汗的方式来养生,但并不是汗流得越多越好,不要让自己过于疲乏,适度最好。特别应注意的是,出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要适当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

(责编 陈 啸)

运动 文章 汗液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