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校园生活

华人时刊 2017年08月21日 22:39

泰不一样的校园生活

丽云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海岸,拥有美西最大的海港,是美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科技、金融和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城市。那年我来到洛杉矶与家人团聚,起先借住在洛城东部的友人家中。因随遇而安的性格,我很快就与友人一家三代打成了一片,还与女主人成了知己。友人的住宅位于蜿蜒起伏的山峦之上,不会开车简直无法出门,女儿小宜上学多亏友人的帮助。后来我考了驾照,才自己接送。

美国向所有青少年提供免费公共基础教育,即从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这13年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作为在美工作的外国人,因有合法居留身份,为子女办理入学或转学手续,不需多费周折。带上孩子的居住证明、免疫接种证明和学历证明,在正常上班时间,到当地教育部门,当场即可办妥。转学来美继续高中学业的小宜,很快便适应了新的环境。通过走访考察、接触交流和我本人社区大学的经历,我对美国教育便有了与在国内不一样的感受。

学生顾问、课本与课程设置

美国的高中是9-12年级四年制,每个年级有1-2名学生顾问,学生顾问作为全职辅导员,一般需有心理学硕士文凭才能担任。他们由9年级一直跟到12年级毕业,既要启发学生和心理辅导,又要负责学生选课和确定升学方向等有关事宜。因此,他们既类似、又有别于国内的班主任。家长如要向学生顾问了解和沟通孩子学业上的问题,必须提前预约。美国的中小学生不必花钱购买课本,课本在开学时由老师从图书馆借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校为每个学生配有一个带锁的柜子,暂时不用的书本即可存放在里面;课本一年后用完归回,丢失则要原价赔偿。美国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主要有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英语(写作、演讲)、数学、公民学以及两年的体育等。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及未来发展目标,选修其他科目,包括第二语言(如汉语、西班牙语、法语、韩语及日语等)。学生在完成必修和自选课程外,也可按照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兴趣,选修大学预备课程,即5分制的AP课程。这种课程,考试成绩达到3分以上方可被大学接受,并可抵大学学分。

违纪记录与动手能力培养

比较中美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明显见长。一些转学的华人学生得益于国内扎实的基础教育,总觉数学等一些课程太浅,在高中即选修大学的一些理科课程。小宜也不例外,她选修了微积分等多门高等数学,即AP课程。美国的高中课程安排像大学一样,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组和教室,每人按照自己所选的课和课程表找教室。由于每节课的教室不同,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背着沉重的书包,有时要从校园的东头赶到西头,时间上十分紧张。每节课的任课老师都会点名,如迟到、早退或缺课都会记录在案。记录不佳会影响期末成绩,甚至影响高考升学。如在学校有打架、作弊或偷窃等违纪行为,这样的记录将跟随孩子一辈子,不但上大学会受影响,将来找工作都会受连累。

美国高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漫步在校园,可看到走道的墙上张贴着学生的许多图画、剪纸,橱窗里展示着学生自制的各种模型。虽然看上去有些凌乱,但内容纯真、丰富。老师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课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故教室里的课桌经常是随意摆放的,老师会站在中间,与围坐在其周围的学生边讲课、边聊天。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作业,有时会布置学生做各种各样的模型。家长便要开车带着孩子,到相关商店去寻找、购买适合做模型的原材料。孩子独立或与某位同学搭档,共同研究、合作完成后,要把模型带到课堂上互相观摩。譬如:比谁扎的风筝飞得高、做的小车跑得快、造的小桥负重后不会垮。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做兼职有偿工作和参加公益义工活动。学生可自行联系到公立图书馆整理书籍、快餐店打工、老年服务中心服务或去有关公司兼职锻炼;学校的各种社团也会组织学生或为学生提供有关信息,便于学生参加诸如洗车募款、公园环保和爱心捐助等公益活动。女儿所在学校组织的,圣诞期间为低收入者募集食品罐头及募款的活动,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学生按不同年龄段,做数十、上百或数百小时的义工,便可获得各类荣誉奖状,其中还有总统签名的荣誉奖状,给予鼓励。

不一样的高考重点与标准

国内面临高考的学生学习负担重,学生和家长压力大是事实,而我所了解的美国高考,实际上也不轻松,只是中美高考的侧重和标准有别而已。与我国高考以考分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不同,美国则由高考分数、高中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文体活动、公益义工及有偿锻炼等)这三方面来作出评定。

高中11年级是高考升学的关键阶段。由于美国大学的申报必须提前一年的时间进行,高考的SAT考试,就得提前摆上议事日程。同时又要兼顾特长技能的训练、义工及公益活动的参与,学生的业余时间几乎满满占用。孩子的许多活动,必须由家长当车夫陪同前往,故十分费心和费时。由于美国不是应试教育,高中教学不会专门为美国高考的SAT考试服务,学校只会开设一些相关辅导课程,复习迎考主要由学生自行安排。故一些学生,特别是外国插班生,下午3点左右放学后,会被等候在停车场的家长接走,送到收费昂贵的SAT自费补习班进行考前的强化复习。

SAT考试分为阅读、数学、作文三部分。数学部分内容较浅,转学的华人学生大都不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英语部分常会拖了高考的后腿。一是三个多小时的SAT考试,阅读部分有多篇文章,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文学艺术,单词量和题量均很大,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很高。二是英语作文是SAT考试的难中之难。国内转学的学生习惯以中文思维串联英语单词作文,这种中式英语作文,考试时很是吃亏,如平时不付出努力和代价难以应试。在11年级学校组织的统一高考摸底测试即PSAT考试的同时,家长就必须着手安排孩子在某日某个考点参加高考的SAT考试。第一次考得不够理想,还得安排下一次的考试。

记得女儿首次参加SAT考试,因地点不熟,加上我车技不好,为确保考试不被延误,我便找了同学的母亲代驾,先去踩点。小宜的初次SAT考试成绩,数学部分几乎满分,英语部分则不很理想。学生顾问则认为,作为插班仅一年多的新生已经相当不错,但小宜坚持要加紧复习再考一次。

想上名校竞争也很激烈

在美国想上名校,竞争也很激烈。除了要有出色的学习成绩,还要有才艺特长,较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经历。为此,课后或周末,一些孩子还会被家长送到私立学校去进行习武练功、音乐画画之类的专门训练;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参与。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切努力,并非仅仅为了高考,也使许多孩子既多才多艺,又成为自觉服务社会的志愿者。而一些常春藤私立名校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有即兴演讲和领导组织等方面的才能。这些既要靠学生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也要靠家长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美国名校高考申请及录取标准是:优秀的9-12年级的学习成绩、理想的高考SAT成绩、2-3篇出色的大学申请作文、学生顾问和文理各一名老师的推荐信件,还要含有奖励和荣誉、课外活动及社会活动证明的大学申请表格等等。美国赋予高考学生很大的自由选择权,可以同时申报若干所大学。只是多报一所学校,需多付一份申报费用而已,到时便可收到多所大学的入学通知。美国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度,考生如对录取的几所学校都不很满意,还可先在社区大学努力读上两年,获得好的学分,再转入理想的大学。转学后如专业与兴趣有冲突,还可申请转系,不过必须符合该系GPA即学分的要求。小宜就是如此,她被加州大学的两所分校和南加州大学同时录取,南加州大学且给奖学金。参观了这几所大学,我们感到选择任何一所也都心满意足,女儿后经考虑,却改变了主意。理由是,这些大学虽然也属美国名校,但排名不够靠前。她想通过社区大学“曲线救国”的形式,再转入名列前茅的美国顶尖大学。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社区大学生活点滴

在女儿小宜高中阶段,我们由友人的山上别墅区搬到了山下的公寓居住。那里有往返中学的校车停靠点,还有一所洛杉矶著名的社区大学。这样,我就有时间和机会去那里,给大学仅修过一年英语的自己,补习补习扫扫盲。

美国的成人教育对各族裔居民是免费开放的。新生报名时,为便于分班,要接受简单的英语测试。自己虽有一丁点英语基础,未被分在最难堪的启蒙班里,但也属于文盲状况。故对老师单用英语上课根本听不懂,时间稍长,懂得部分才有所增加。记得,那时我十分害怕课堂上单独朗读这一环节。负责任的老师总是按学生名册的顺序点名,要求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朗读课文,轮到在江南土生土长的我时,那不易卷舌的蹩脚发音,常被老师反复纠正,最怕出丑却难以逃避。临近周末,老师会布置作业。要求写一小段介绍家庭成员、本国风土人情或近期有意义活动的短文;或提出一些问题,诸如,周末有些什么打算?会与哪些人一起度过?会前往哪里、参加什么活动? 等等。在下周的课堂上,便会要求学生对上述问题逐一做出回答。学期临近结束,会有一次考试。试卷的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根据理解程度,涂卡选择答案。最后,每个学生都会收到类似于学习等级的证书,达到一定标准的升级,差的则继续留在原来的班里。

在社区大学,我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也结交了一些不同肤色的朋友。华人同学中,除来自大陆各省的,还有港澳台同胞。大家来到同一国度,却有着不太一样的目的:有的因就业工作所需;有的为加入美国籍作准备;有的因生活寂寞想到此结交些朋友;还有的是为了方便在美的生活。各自来到美国的途径也有所不同:他们中有家人在美工作前来团聚的;有通过亲属移民到此的;也有与美籍通婚定居的;还有持旅游等签证来美后滞留不归的。当然,其中还有被人私下称为“二奶”的。这类人穿着时髦,豪车来去,开口总是时装美食,课后不是逛街购物,就是邀约打牌。

给我们上课的两位老师都是白人女性,她们薪资十分微薄,有位还是兼职,教学却认真负责且很有耐心。学期结束前,每班都会举办派对。大家根据派对需求预先所列的清单,把各自认购的物品,如菜肴、点心、水果、饮料或一次性餐具等带到教室,整齐摆放在由课桌拼成的大餐桌上。老师也不例外,我还记得当时老师带的是个精致蛋糕。待一切准备妥当,老师便把原先的英语CD 换成音乐CD。随着优美的音乐节拍,大家边吃边唱、边吃边跳,十分热闹和快乐。最后,把由全班同学每人5美元或10美元凑份子买的购物卡,送给老师以表谢意。那真是一段流金般的学生时光,虽然短暂却十分美好,现在重温仍然令我眷念。

(责编 冯春富)

生活 学生 硕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